這不是清明節了嗎?各個地方都有祭祖掃墓的習慣。
我也一樣,回老家去掃墓,遇到了小時候的鄰居小王。
以前調皮搗蛋的人,現在成熟穩重了,但是卻也有他的煩惱。因為他的爺爺過世了。
所以就被迫聽他吐糟了一下午。
故事是這樣的:小王的爺爺過世了,小王的爸爸有兄弟四人,在農村,老人過世子女料理后事的。
他們家庭情況都不怎么富裕,他的叔叔伯伯們就商量著兄弟四人一起料理小王爺爺的后事,一切花銷費用均攤。
結果,剛開始的時候說的挺好的,到中途的時候,都變卦了。
小王的大伯家不出錢,出力,就是人來幫忙了,錢就沒有。二伯家更絕,不僅不出錢,人還沒出現。三伯家出三分之一一半的錢。
結果所以費用就是小王家承擔了。
小王的爸爸是兄弟里面最小的,人又是比較淳樸的,所以好像就是備受欺負的一樣。
這是小王比較苦惱的,因為他的父親總說吃虧是福。
況且這是自己的父親,作為兒子,給父親養老送終本來就是應該的。
其他小王在意的不是花費多少錢財,在意的是為什么他叔伯們總喜歡什么都丟個他父親,平時的生活花銷雖然給的少,但是每次生病住院的醫療費用和人工照顧都是自己家出的。
就這樣,我被迫聽了他一下午吐糟,全程沒有插話的余地。
以前怎么沒有發現他是這么話多呢?可能這就是生活的煩惱吧!
其實我想說: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呢?你只是看到了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