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秦PLUS上市隨即火遍全網,這款車平均油耗4L/100km、破百7.9/7.3秒、低續航版本有55km純電續航、長續航版本有120km純電續航的插電式混動轎車,以10萬的價格起售,似乎是同級別最強的家用代步轎車了。
所以上市即斬獲了六位數的訂單,規劃產能與訂單量是天差地別;但是對于這款車還是存在一些質疑,那就是液晶儀表盤太小,而且懸浮設計的感覺也有些突兀。
有沒有這種感覺呢?
客觀評價秦PLUS的儀表盤確實有些突兀,與傳統燃油汽車的環抱式儀表盤相比,多少會感覺有些“強加上去”的味道;不過從新能源準智能汽車的視角來看倒是也還不錯,最起碼比沒有儀表盤,把儀表信息集成在車機里的某些車理想一些。
儀表盤對于這款車來說只是用于顯示基礎的行駛信息,多媒體系統集中于中控屏上,而旋轉PAD的尺寸還是達到了10.1英寸;所以信息的顯示還是會比較全面的,但如果比亞迪能給這個儀表盤加上外框,也許視覺效果更能滿足傳統燃油汽車用戶的審美需求吧。
關于物理按鍵的疑惑解析
王朝系列的混動與電動汽車沒有什么物理按鍵,只有電子檔桿周圍幾個模式切換按鍵和空調開關;從燃油汽車用到這種主要功能都需要以中控屏來操作的汽車,感覺會有些不適應,甚至會認為操作起來會影響駕駛的專注度,其實這是沒有學會使用「語音識別控制系統」。
功能集成于車機電控系統,其初衷是盡量做到“能動嘴就不動手”;從程序打開到切換,到空調系統、多媒體系統、導航系統的操作,以及天窗車窗等常規配置的操控,通過語音助手都是可以遙控的,也就是說駕駛這款車不需要物理按鍵、也不需要去觸摸車機。
綜上所述,秦PLUS DM-i會受到很多質疑,原因主要是其車輛價格定位面對的用戶,長期使用的還是傳統的燃油汽車;對于智能化程度高一些的新能源汽車會有些不適應,這是正常的反應。
而一旦適應了這種車輛的操作,可以說再用回傳統“功能車”反而會更加不適應;至于儀表盤的設計只能說見仁見智,參考某進口電動汽車-M3的中空調設計,沒有儀表盤被認為是“簡約”、影響觀察參數是不會開,到了國產汽車即使加上了液晶屏也要被吐槽,這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了呢?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