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禁通訊方式的發展歷史RS232串口通訊階段二十多年前,隨著計算機、計算機軟件、單片機自動控制技術的蓬勃發展,可以通過計算機管理的智能型門禁系統開始出現。由于計算機后面通常帶有一個RS232通訊接口,所以門禁控制器和大多數需要和計算機通訊的設備一樣采用了RS232通訊。(本文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d115d0102wf4s.html pidea的博客)
1-RS232通訊參數和特點:
幾米到幾十米
1臺
1 開發簡單,幾乎所有的編程語言都帶有RS232通訊的控件和案例。
2 當時沒有其他更好的通訊方式。USB,TCP/IP等現在普遍采用的通訊方式當時要么還沒有發明,要么還處于實驗室測試階段。
1 傳輸速度慢,通訊距離短。一般穩定的傳輸只有幾米,如果延長到十幾米或者幾十米后,就會出現嚴重的干擾和數據傳輸錯誤。通訊速度通常采用9600波特率(這個是一個極低的通訊速度),如果需要下載大量刷卡記錄和上傳大量注冊卡權限時,用戶需要等待數分鐘甚至數十分鐘的時間。當年的門禁軟件中,很多可以設置這個通訊速率,加大速率可以提高傳輸速度,但是會縮短通訊距離,如果不縮短通訊距離,則容易出現大量的干擾和亂碼。降低這個速率,可以延長參數距離,提高抗干擾能力,但是通訊速度會下降到很慢。
2 不能多臺設備聯網。只能實現設備和計算機的點對點通訊,這就意味著一臺電腦只能接一臺門禁控制器,一臺門禁控制器通常只能控制一個門 或者 兩個門 或者四個門,八門控制器已經很少了,不是八門控制器難做,而是八門控制器的 需要至少接20多條來自讀卡器、按鈕、電鎖的電線,這些電線纏繞在一起,產生的干擾大,容易造成門禁設備的不穩定,而門禁系統是24小時不中斷供電系統,用戶對其穩定性要求高。所以,我們通??吹酱蠖鄶甸T禁控制器只有 單門、雙門和四門的。不能聯網,就意味著一臺電腦通常只能控制4個門,無法滿足更大的用戶的需求。 當時有人想到了用多串口卡來實現多臺門禁控制器的聯網,基本思路是計算機接多串口卡,多串口卡上根據型號不同分別有 4口、8口、32口,理論上可以做到255口,但是這種方式需要每臺控制器拉一條通訊線到計算機,而且長度不能超過幾十米,實際的可操作性極低,所以這種做法也只是曇花一現。RS485通訊階段RS485通訊方式為了解決RS232通訊距離短,不能多臺設備聯網這兩個方面的弊端應運而生的。RS485從我們現在看來是落后的、原始的、低廉的通訊方式,但是在當年卻是流行的工業總線通訊方式。RS485的通訊原理是將最遠1200米的多臺設備手牽手地串成一條總線,經過RS485/RS232轉換器轉成232格式進入計算機RS232串口,并和計算機軟件進行通訊和管理。這種通訊方式的通訊距離最遠1200米,建議在800米以內,通過不同的芯片級別和規范布線,聯網數量分別為 32臺、64臺、128臺、256臺。這就意味著通過RS485,門禁軟件可以管理1200米范圍內最多過千個個門的門禁聯網。所以,從1995年到2010年,RS485是門禁控制器主流的通訊方式。RS422通訊方式是RS485通訊方式的一個變種,其本質還是RS485。CAN總線也是一種類似RS485一種比較低級的工業總線方式,當時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也有人想用于門禁控制,無奈其性能并不突出,而且群眾的技術認識比較薄弱,最終也是曇花一現,沒有被廣泛采用。
2-RS485通訊參數和特點
從計算機到手牽手聯網的門禁控制器的最后一臺總線最長1200米
1-255臺
1 可實現相對封閉區域內的數十臺甚至過百臺門禁控制器的聯網集中控制。
2 原理簡單,輔助配件便宜。整個系統只需增加一臺RS485-RS232通訊轉換器,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1 抗干擾能力差RS485是一種原始的工業總線通訊方式,抗干擾能力差,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電流和電磁干擾,使得產生諸如莫名其妙通訊中斷、通訊數據丟失、部分設備通訊不上等故障。
2 對施工布線的規范性要求高RS458是一種低廉簡單的通訊方式,使得她對施工布線的規范性要求高,如果施工布線不規范就容易產生干擾和通訊故障。而當前我國門禁施工中,專業的門禁公司是少數,大多數是弱電布線、網絡布線甚至是裝修公司來進行門禁布線的,再加上施工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所以因施工不規范造成的質量隱患很大,特別是過百門的大型門禁系統。
3 通訊速度慢。RS485就其通訊的本質還是RS232通訊的機制,只是解決了通訊距離短,不能多臺設備聯網的問題,但是通訊速度慢的問題還是存在。
4 加密能力差RS485是公開的非安全性通訊協議,指令被截獲和破解的可能性大,不適合用于安全保密性要求高的場合。
RS485和TCP/IP 通訊共存階段2001年在國際安防展上,開始看到進口的門禁控制器提出了TCP/IP概念,開始在部分型號上試銷,后逐步擴展到所有系列。剛開始時,門禁廠家采用的是控制器電路板上附加485-TCP轉換模塊,或者 控制器外接 485-TCP轉換器 的方式來實現門禁控制器接入TCP網絡,這種通訊方式的本質還是485通訊機制,所以我們稱這個叫做“假TCP門禁控制器”時代。直到后來,門禁廠家發現了TCP/IP通訊方式是未來門禁控制器的通訊的主流方式,而且頗受消費者的喜愛,由CPU直接控制的TCP/IP門禁通訊協議才開始真正被開發,并應用起來。2002年到2010年,是門禁控制器采用RS485和TCP/IP通訊方式共存的時期,特點表現在開始RS485是主流通訊方式,逐步過渡為TCP/IP是主流的通訊方式。共存表現的方式是門禁廠家分別都有RS485通訊方式的門禁控制器和TCP/IP通訊方式的門禁控制器同時銷售,這個時期門禁軟件的特點是既能控制RS485門禁控制器也能控制TCP/IP門禁控制器。RS485和TCP/IP通訊共存的原因:1 當時TCP/IP的成本偏高。RS485的芯片由于簡單和普及,價格很便宜。使得RS485通訊方式的門禁控制器制造成本很低。2 工程商對RS485控制器已經形成習慣,對TCP/IP還不太了解。而用戶往往因為不是專業的,一般就聽取了工程商的建議和意見。3 門禁廠家不愿意為新的通訊方式的門禁控制器的市場培育投入太大的精力和費用。由于門禁相對其他日用品市場容量是很小的,廠家的盈利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門禁廠家大都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和費用到一項新技術的普及工作中去。他們又不愿意放棄新產品和老產品的市場,所以大都采用了折中的做法,跟隨市場和技術自然的速度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RS485和TCP/IP 共存的優點:用戶可以根據預計費用、人數和記錄數對系統速度的要求、系統規模等要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通訊方式的門禁控制器。RS485和TCP/IP 共存的缺點:一套門禁軟件如果要兼容RS485通訊和TCP/IP通訊,就不得不犧牲TCP/IP優秀性能來遷就RS485的短板,使得門禁軟件(實時管理、通訊、數據庫存儲等)無法發揮TCP先進卓越的管理和通訊性能。純TCP/IP通訊階段2010年后,計算機領域先后從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上紛紛取消了RS232接口,到現在為止,新裝計算機上95%都不帶可供RS232和RS485通訊的串口了,意圖在計算機領域取消RS232和RS485這種比較低級通訊模式,加大了USB和TCP/IP(網口)通訊口技術的重視。USB不適合長距離、大數據、聯網通訊,更適合桌面設備(例如發卡機)和計算機的通訊,而且近年來,TCP/IP芯片和系統配件成本和價格大幅度下降,和RS485的設備差不多一樣了,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所以,TCP/IP將是未來計算機和外部聯網型設備通訊的主流。有不少門禁廠家,制作和使用 RS485USB轉換器,企圖繼續長時間推廣485通訊方式的門禁控制器。RS485 USB轉換器用于門禁聯網也是不合理的,因為門禁數據 通過485轉換成 USB格式,再從USB格式轉為計算機軟件能夠識別的格式,這個過程轉換的低效率和兼容性,相對數據傳輸的高效性和準確性之間的矛盾很難調和,通訊的轉換延時進一步加大了RS485通訊的不穩定性。使得原本抗干擾能力差的RS485的穩定性進一步降低。
3-TCP/IP通訊參數和特點
不限(只要網絡能覆蓋多寬,設備就可以分布多遠,甚至可以覆蓋到全球)聯網設備數量:不限
1 通訊速度快,系統容量大其通訊速度是RS485十倍百倍,隨著TCP/IP的技術的更新,將會有更高的速度。配合中大型數據庫可以管理數十萬人和過千萬條通訊記錄。
2 設備聯網數量多,聯網距離長,覆蓋范圍廣即使是控制大洋彼岸的門禁控制器也變得易如反掌,成千上萬個門禁和集中控制和實時監控都掌控之中。
3 抗干擾能力強,加密手段多。TCP/IP是一項先進的通訊方式,他不僅通訊速度快,而且具備較好的抗干擾和校驗能力,并且也具備較好的加密能力,安全性將隨著加密手段的升級提升到更高高度。
1 對施工人員的網絡知識和計算機水平的要求更高了。
2 通訊的穩定性對網絡本身的穩定性依賴更多了。TCP/IP門禁控制器未來展望RS485通訊方式的門禁控制器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如果現在還購買RS485通訊方式的控制,馬上就會面臨被淘汰,或者不方便擴展升級的情況。新裝電腦無論在硬件接口還是軟件升級,以及操作系統的兼容性上都會遇到很多麻煩。而且,當前TCP/IP的門禁控制器的成本和價格已經不貴,除非某些門禁廠家成本下來了,價格卻不情愿下來,但是,誰也不能阻擋TCP/IP門禁普及的趨勢,這個是時代步伐和市場的聲音。TCP/IP通訊是未來通訊的主流,是無線Wifi 和 WEB 控制的技術基礎。無線Wifi使得門禁控制器的無線聯網成為可能,WEB技術為未來不需要安裝軟件就可以用瀏覽器,或者為手機控制門禁提供了可能,這些技術都是基于TCP/IP通訊技術的,科學的進步帶領著門禁控制技術的進步,雖然這些都還在測試和試銷階段,還沒有普及和被市場普遍認可,但是廣大的門禁技術工作者正在夜以繼日地創新和測試,實現門禁控制領域的一個又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