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樂趣,我想這可能只是我們那一代的回憶了,現在又有多少人去在乎這玩意。
看到下面介紹,會不會讓你回憶起那些美好的童年呢?
1.我們這里叫刺pulu,學名不祥。在夏秋時節很多,(圖一)一般長在田埂上或者池塘邊上,味道酸酸甜甜的,水分足,可以生吃。還有一種(圖二)是長在比較干燥的地方,比如山上。
圖一
圖二
2.家鄉話“雞爪爪”,因形狀不規則,像雞爪而得名。學名:枳椇,可生食也可釀酒,成熟時生吃只能吃雞爪狀的地方,頂部的種子不能吃,未成熟時吃起來有個澀味;成熟后味道甘美,成熟后顏色一般是黃褐色或者紫紅色。
3.學名:金櫻子,秋季成熟,味甜。家鄉話“刺guoluo”,雖然好吃,想吃她可不容易,必須把刺搞干凈才能吃,我們小時候經常放在草地上把刺裹干凈了再吃。這個也可以泡酒,據說對驅風濕有用。
4.家鄉話“茶耳”就是打茶油的茶樹上結的一種果實,一般在清明節前后都有,有紅有白的,我個人覺得白色的熟了褪皮后好吃。還有一種就是用家鄉話“茶泡”,長的跟茶子差不多,只不過中間空心,也是清明節前后的,吃起來就跟吃茶耳一樣。
5.家鄉話“地pulu”,長在山上鋪成一片,就跟地毯一樣,熟了顏色是紫色的,比較甜,口感還可以。
6.黃梔子,熟了是黃色的,小時候用成熟的果子拿來當染料玩,她也是一門中藥。現在超市里也經常見到。
7.蕨菜,認識的人應該很多吧,新鮮蕨菜和酸蘿卜炒是一道美味,不過有點耗油,油放足才好吃。
8.梔子花,香味濃,個人覺得香味很好聞,聽說可以當菜吃,不過我沒吃過,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親們,在你們家鄉又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