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于世,一輩子可能有無數(shù)種選擇,但是唯一無法選擇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家庭。
有的人出生于富貴之家,每天都錦衣玉食;有的人出生于貧寒之家,每天都生活潦倒。
現(xiàn)實很殘酷,也很無奈,但這就是家庭對于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
家庭關(guān)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夠興旺發(fā)達。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這是唐代詩人張籍留下的一句詩,為我們講出了一個家庭興衰的真諦。
振興一個家庭,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靠一個人有本事就行了,而是要靠幾代人不斷努力,日積月累之下,家庭才會走向興旺。
興家如此之難,但并不意味著家境貧寒,就沒有讓家庭富貴起來的希望。曾國藩說過:“持家靠儉,興家靠勤。”
一個家庭中,如果有儉樸、勤勞的家風(fēng),其實就是這個家庭能夠興旺來臨的預(yù)兆。
一、儉樸
現(xiàn)在的人都非常有智慧,大家都聽過一種觀念,就是金錢是賺來的,而不是省來的。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想要發(fā)財致富,最重要的是想方設(shè)法去賺錢,只靠省錢是發(fā)不了財?shù)摹?/p>
這句話聽起來當然沒有錯,但是卻非常片面,很容易誤導(dǎo)人。一個人有了錢之后,用錢去生錢,當然非常容易,難就難在很多普通人,根本沒有錢。
普通人在本金并不充裕的情況下,如何才能積累下第一桶金?唯有艱苦樸素,養(yǎng)成儉樸的習(xí)慣才行。當一個人還沒有發(fā)財,就整天揮霍,這會讓他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一個人剛有點小錢,就開始追求享樂,這樣也做不成大事,無法讓家庭變得富貴。
一個家庭,只有重視儉樸的家風(fēng),就算家庭再貧寒,子孫也會積極上進。通過勤奮努力,慢慢積累下財富,就能實現(xiàn)更大的志向。家風(fēng)儉樸的家庭,子孫不會做出敗家之舉,可以集中資源,做出更大的成就,這樣家庭才能振興,這也是“持家靠儉”的道理。
二、勤勞
杜甫說過:“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被世人美譽為詩圣,他與李白齊名,為后世留下了無數(shù)名傳千古的詩詞佳作。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何偉大的成就,并不僅僅是他天資聰穎,而是通過勤學(xué)苦讀,才有他在詩壇的崇高地位。
杜甫也把他人生成功的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我們,就是富貴來自于勤苦努力。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節(jié)奏都非常快。所以很多人的心態(tài),也開始變得功利。有些人做任何事情,都想走捷徑,總想著一蹴而就,所以看不起那些勤奮努力的人。
他們覺得要靠關(guān)系,靠資源,這樣才能快速致富,如果做勤勤懇懇的老黃牛,一輩子都被別人甩在身后,只能做別人的墊腳石。如果真的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曾國藩是世人心目中,家境富貴的典范。其實他出身并不好,他的家庭靠著耕讀為生,但是曾國藩卻立志要成就一番事業(yè),所以他每天都勤奮學(xué)習(xí)。他先后六次科舉都失敗了,受盡了鄉(xiāng)鄰的白眼和嘲諷,但是他卻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的讀書。憑借這股堅韌的意志,他終于在第七次科舉中,考中了進士,從此步入仕途,開啟了他顯貴的一生,他的家庭也因此走向了興旺。所以說,勤奮就是家業(yè)興旺的預(yù)兆。
“持家靠儉,興家靠勤。”這兩句古人的教誨,并不僅僅是老傳統(tǒng),它們所講述的道理,放到今天仍不過時。快看看你家有沒有這二種預(yù)兆,如果有,就要恭喜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