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臨近,一年一度的“月餅大戰”再次打響。國潮文創月餅、減糖無油月餅、異形月餅、螺螄粉月餅……作為博物館界“網紅”,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推出了4款文創月餅,好吃又好看。三星堆博物館在官博曬出“青銅面具”月餅,引來網友好評,網友問“有青銅味兒嗎”?
三星堆“青銅面具”月餅。
9月7日,紅星新聞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三星堆推出4款文創月餅
走進三星堆博物館的文創館,琳瑯滿目的三星堆文創產品整齊地擺放在一起,里面有不少游客正在選購。川蜀小堆、三星堆小擺件、中秋月餅等頗為引人矚目,不少游客在詢問價格。
三星堆博物館在官博曬出“青銅面具”月餅,引來不少網友互動,網友問“有青銅味兒嗎”?
“中秋即將來臨之際,博物館推出了4款文創月餅,包括祈福神樹、杖中之月、三星伴明月、三星幻月。”三星堆文化產業部工作人員謝艷馨介紹,每一款都各有特色。
早在2014年,三星堆博物館就在微博里秀出青銅面具餅干,獲得大量粉絲追捧。這是三星堆第一款申請了外觀專利的文創產品。從此,三星堆在文化創意這條路上馬不停蹄。
2016年,憑借新奇又戳萌點的外形,“青銅味”三星堆月餅C位出道,迅速收獲一批忠實的文創粉。此后,每年三星堆都會推出一款文創月餅。
三星堆上新“青銅”月餅。
今年推出的4款文創月餅各具特色。
“祈福神樹”造型靈感來源于月光寶盒。設計師想通過大家最熟悉的穿越道具,帶大家穿越并體驗古蜀文化氣息。同時也蘊含了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與家人朋友一起團圓相伴的意義。寶盒還可隨時演變成一套儀式感十足的百搭場景。
“三星伴明月”對開式設計讓開啟儀式感滿滿。隨著禮盒升起,呈現出中秋“海上生明月”的美好畫面,寓意三星堆文明再次驚艷世界。
三星堆上新月餅。
“三星幻月”分為8枚裝和4枚裝。8枚裝的外頁將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玉環通過線條背景意象表達;4枚裝更具年輕時尚感,正面線條勾畫了三星堆青銅文物“銅縱目面具”和“金面銅人”。
“杖中之月”以金杖為外形設計抽拉式包裝禮盒。內部物品取出后,可作為桌面收納使用,精美實用?!斑@款月餅打開后還有小禮物贈送,是精美冰箱貼和書簽?!敝x艷馨介紹,有抹茶、巧克力等口味,屬于低糖類口味。
“杖中之月”最受游客歡迎
這幾款月餅中,最受游客歡迎的是新推出的“杖中之月”。它的靈感來源于三星堆出土的最大一件金器——金杖。
最受游客歡迎的“杖中之月”。
金杖出土于一號坑,全長142厘米,直徑2.3厘米,重約463克,是目前夏商考古發現中體量最大的一件金器。其制作工藝是用金條捶打成寬約7.2厘米的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
金杖一端以雙勾手法雕有46厘米長的圖案,分為3組:靠近端頭的一組雕有兩個前后對稱的人頭圖像,笑容可掬,頭戴五齒王冠,兩耳各有一副三角形耳墜;靠近杖內部的兩組圖案大致相同,上方是兩只鳥頭部相對,作展翅飛翔狀,后面跟著兩條魚,一支羽箭穿過鳥的頸部,直插魚頭內。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雷雨曾在央視《國家寶藏》節目中介紹,金杖上面有很多紋飾,一開始他們認為是刀刻,后來發現應該為鏨刻。
“其實在中國古代,很少用金杖表示權利,在埃及和古巴比倫比較多。而在世界范圍內,體量這么大的金杖,僅此一件?!崩子暾f,金杖出土時木杖已炭化,僅存金皮。上面雕刻的人像笑容可掬,鳥和魚被箭所串。關于圖案的內容,有人認為代表崇鳥和崇魚的兩個部族聯盟,形成了魚鳧。
“杖中之月”通過金杖雕刻的圖案,構想了中秋奇幻夜,希望帶給人們一個獨特的“賞月祭月”體驗。設計師希望藉由金杖的神通,引領人們歸家團聚,帶回這份美好的祈愿祝福。
“目前,我們文創館里有近400件文創產品,但是數量還遠遠不夠。川蜀小堆、小擺件都很受歡迎,經常賣斷貨。”三星堆文創館負責人鐘科進介紹,盲盒川蜀小堆很火,設計師別出心裁地將“醒來”的三星堆立人,邀請到3000年后成都的市井生活里,打長牌、看變臉、遛鳥、吃抄手……川蜀小堆將三星堆人物與四川民俗元素融合在一起。三星堆盲盒系列,還入選了天府旅游名品。
川蜀小堆盲盒。
鐘科進說,古蜀先民一直在追求突破,三星堆文創人也追求創新,將古蜀文明與非遺文化融合,推出更多公眾喜愛的文創。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部分圖片據三星堆博物館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