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謝燃岸 實習記者 趙紫君
來到成都旅游的朋友們,又可以解鎖一個新的打卡地啦。
9月16日,記者從成都市金牛區獲悉,撫琴街道“老成都西門街巷游線”獲評成都市“最美社區游線”。
老成都西門街巷游線
據介紹,“愛成都·迎大運”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行動“最美”系列評選活動由中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組織,“最美社區游線”正是其中的評選活動之一,讓人感受到最地道、最成都的煙火味兒。
此次評選中脫穎而出的“老成都西門街巷游線”,包括涂鴉一條街、面街、西南街片區,是金牛區全面落實成都市委“建設幸福美好公園社區”重大部署,以“一環路市井生活圈”打造為契機,在深度挖掘在地文化元素和資源稟賦下打造,描繪了一幅“有歷史內涵、有商業氛圍、有美食美景、有文化故事”,市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幸福美好生活畫卷。
一起跟著記者來游覽吧。
游線景點1
一面墻串古今
金沙巷涂鴉一條街全長近800米 ,擁有千余平米的熊貓主題墻體涂鴉場景,曾經登上四川衛視,是小有名氣的新晉“網紅打卡地”。涂鴉街的蛻變來自各方的共同努力,四川省中國畫學會、四川文聯、成都畫院等專家共同指導打磨,街道社區、專業團隊、周邊群眾、幼兒園小朋友等都積極參與其中。
涂鴉一條巷
墻體畫面把成都老西門風土人情、歷史典故、傳統習俗等本土文化,與小區布局、院落文化、家風家訓等社區發展治理元素結合起來,既包含了五丁開山、金沙、交子、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等本土歷史文化元素,也涵蓋了麻將、火鍋、耙耳朵等特色市井文化元素。原本斑駁陳舊的小巷被打造成可進入、可體驗的網紅打卡拍照特色街區,生動詼諧、引人駐足。
涂鴉一條巷
游線景點2
一碗面品南北
老西門面街所在的光榮路片區聚集著4萬余居民,大部分是早年從北方南下的鐵路工作者,南北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以面食為主的飲食文化。
面街
基于這樣的街區歷史,金牛區因勢利導打造出成都市第一條面街,集聚了九牛一毛牛肉面等知名特色面食30余家,王記鍋盔、驢肉火燒等特色小吃50余家,同時積極探索向全球開展招商對接,引進泰國冬陰功粉、蘭州拉面、廣州茶點等特色面食50余家,開展“面食比武”、“開門見面”、媒體采風、食客打CALL等多項美食文化活動,將特色面食體驗與面食文化完美融合,成為成都老西門特色美食新地標。
面街的打造不僅給食客們提供了美食好去處,也給社區商業的發展、當地居民的就業添上了助推器,春節期間7天內食旅客流量就達到了100余萬人次。來面街吃面,好吃嘴吃的是各色美食,有心人品的是氤氳煙火和人間故事。
游線景點3
一片城享美好
西南街片區,一個最具熱鬧煙火氣和成都市井味的地方,悠長的巷子里坐落著食客們口口相傳的特色小吃:撫琴第一烤、資格羊肉串、牛雜火鍋......而經歷了片區一體化改造后,更是從老舊“稀爛街”蝶變為幸?!拔髂辖帧?,成為一個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幸福美好生活街區。
西南街
通過一體策劃、一體實施、一體治理,挖掘保留30余年“遛鳥杏園”“露天茶館”等老成都在地文化根脈,打造吸引年輕人打卡消費的“撫琴生機”潮玩空間,西南街片區全面完成了老舊小區改造、公共空間打造、社區商業升級,打造出“三園三中心”(杏園、兵乓球園、城市會客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綜治中心、幸福生活館),形成馬頭墻、煙火撫琴等具有獨一性和可辨識性的一環路地標,重塑“市井西南、煙火撫琴”生活場景,充分體現“讓城市留住記憶,讓群眾記住鄉愁”。
西南街
在西南街頭走一走,濃濃的老西門煙火氣蕩漾在大街小巷,這就是”煙火撫琴“的魅力。
西南街
(本文圖片由成都金牛區撫琴街道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