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報
點擊在線收聽語音版
組裝、用電批打螺絲、做標識、檢測產品性能......9月1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翠亨新區馬鞍島的廣東熠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熠日照明”),企業生產車間內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傳輸帶運轉不停,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有序忙碌著。
“目前我們在手的訂單就有5億元,所有生產線馬力全開,滿負荷運轉,900多名工人在各自崗位忙著加工、包裝、運輸等,確保按質按量交出訂單產品,完成公司既定目標任務。”公司總經理戚森充滿干勁地說:“我們今年3月份在翠亨新區的新廠房順利投產,截至目前,營收額已達1.5億元。得益于全球演藝市場的復蘇,國外出口訂單同比上年度增長超過百分百,國內市場也陸續接到大額訂單,內銷增長超過90%,全年預計產值達4億元。”
熠日照明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智能舞臺燈具供應商,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全球各種各樣的舞臺、電視臺、劇場、娛樂場所及城市亮化中。其中80%的訂單出口國外,20%銷往國內。熠日照明的前身——廣州市亮藝照明設備有限公司創立于2007年,其舊廠房位于廣州市花都區,經過14年發展,從一家小作坊起步發展到現在擁有員工900多人的企業。
“近年來,我們的訂單越來越充足,急需擴大生產規模。2017年,翠亨新區向我們拋來橄欖枝,于是我們決定將廠房整體搬遷過來。”戚森介紹,2018年企業開始動工建設,今年正式投產。
“企業現在的生產基地位于翠亨新區,占地達10萬㎡,預計全年可生產智能舞臺燈具產品60萬臺(套)。由于在主體建筑工程、機電安裝工程、園區設計和綠化上投入巨大,企業產生了大量的進項稅額。”戚森告訴記者。據統計,自基地建設以來,企業已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達2426萬元,期間還辦理了出口退稅247萬,極大緩解了建設期的資金壓力,有效盤活了企業現金流,為其順利實現投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稅費優惠政策使得資金更多地流向技術研發和智能制造上,我們的核心品牌EK已在國內、亞洲市場取得一定的知名度,產品曾應用于建黨100周年《偉大征程》匯演、70周年國慶大閱兵、2019年央視春晚等活動舞臺中。”熠日照明的財務經理胡遠弟告訴記者,企業近兩年研發費用投入累計已超過1200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升至百分百的優惠政策將會為企業帶來約220萬的所得稅減免。
“公司不僅注重研發投入,我們的生產設備也向高速化、智能化、多功能化邁進,助力企業搶占發展新高地。”戚森表示,公司在光學、電子、機械、熱學及IT等技術方面,擁有技術專利數百項,每年平均有二三十款新產品問世,在演藝設備行業位于華夏前列。
戚森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立足中山,依托大灣區核心位置的優勢,進一步打開國內市場,拓展內銷份額,繼續擴大企業生產力。力爭在2022年達到銷售額6億元并保持良好增長,成為在國內、國外領先的智能舞臺燈光行業龍頭。”
◆中山日報社編發中心
◆文+/記者 張倩 通訊員 黃海聰 林麗君
◆圖+2、視頻攝制/易承樂
◆視頻后期/劉建滿
◆編輯:汪佳
◆二審:陳彥
◆三審:蘇小紅
◆素材中山日報
本文來自【中山日報】,僅代表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