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你工作的動力是什么?為的是賺錢,為的是改善,為的是讓父母安度晚年?或者是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教育?
亞里士多德認為:工作的目的在于獲得自由。工作時間在他心里使他感到快樂和放松,反而使他不在工作時感到內心的空虛和失落。聽到亞里士多德的話,估計會有不少網友跟筆者一樣,直言:我是一個俗人,我工作的目的就是賺錢。那么,如果給你錢,讓你晚些退休,你會樂意接受嗎?
推遲退休計劃逐步確定,或將于2022年公布
推遲退休是根據我國人口結構變化和就業情況而制定的提高退休年齡的方案,可以用16個詞初步理解:小步調整、彈性執行、分類推進、統籌兼顧。
對此,彈性實施無疑是大家蕞期待的,許多人希望自己能在這個“彈性”的范圍內,然后就可以把更大的選擇權放在自己手中,但至于延遲服務會以什么方式實施,還是個謎。盡管推遲退休是必然的,但確實存在爭議,其中反響蕞大的莫過于原本要退休的60后和70后,他們可能要面對的是骨瘦如柴,等退休后想出去旅游也走不動了。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80后首當其沖,90后會深受其影響,60、70后成為幸運兒!
有人直言:如果延遲5年退休,意味著額外的5年工作和5年的養老金。認為網友會這樣想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好不容易熬到快退休的年齡,卻要多干幾年,身體受得了,心理也受不了。
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支持,認為他們即使是退休了,也無能為力,還不如繼續干下去。還有網友調侃:退休后還幫孩子教孫子,比上班還累。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計劃:退休工齡。但是有網友質疑:女性長時間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不公平的,并且對于一個經常跳槽的大學生來說,計算工齡是非常困難的。
分析:關于推遲退休,網友們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由于不同的人福利待遇、工作性質、身體狀況不同,所以對此表達的看法自然也不會完全一樣。
認為,隨著人均壽命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延遲退休是應該的,但要把“彈性執行”做好,不能“一刀切”,建議在原有規定的基礎上,把延遲退休權交給職工,同時提高工齡工資。
當前,延遲退休計劃已逐步明朗,預計到2022年將出臺具體實施方案,而由于“小步整,分階段推進”的原則,必然要經過多年的緩沖期,才能全面實施。因此,60后的70后基本上是退休的,但80后首當其沖,90后會深受其影響。然而少數幾種人,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成為了受益者。那么這幾類人會不會成為大學生學習的榜樣?
這些類別的人將會成為延遲退休政策的受益者
1、公務員,多上一年班,能得到不少好處
盡管公務員工資不算高,但如果加上獎金、津貼、公積金等,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而且公務員的工齡越長,工資也會跟著提高,所以如果能延遲退休,可以多賺不少錢。那個職位適合大學生努力工作嗎?雖然公務員考試難度大、門檻高,但大學生報考卻是非常值得的。大二的時候蕞好考慮是否要考公考,然后提前準備考試。
2、醫生,讀書時間較長,越來越吃香
在眾多鐵飯碗中,醫生是比較有爭議的,因為醫學生的學習難度確實很高,其他可以學生2年所學的知識,可能不如醫學生一年學得多,四年下來所有的教材都可以加起來。但是病人在看醫生的時候,往往更依賴年長的醫生,因為他們有較多的經驗,所以他們延遲退休的單位也會更重,那么工資自然也會更高。
3、科學研究人員,退休前后差距不大
許多大學生讀研是為了有了研究生學歷的發展會更好,而科研人員讀研是因為喜歡科研。因此,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科學家已經70多歲了,仍在從事科學研究。
因此,對于科研人員來說,他們真的熱愛工作,如果延遲退休,除了多掙點工資,沒有其他損失。第二,鼓勵大學生讀研,努力做科學研究,做一名科學家,做一名科學家。
認為:延遲退休勢在必行,盡管這將會對高考填報志愿、大學生選擇發展方向、在職員工心理等方面產生影響,但我們更應該看到其良好的一面。但愿學生們能認真地接受教育,將來能成為“受益者”。
今天話題:請談談您對延遲退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