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城市軌道交通動力照明配電方案總體可分為動力配電和照明配電。動力配電主要為車站各用電系統和用電設備提供電源,包括通風空調系統及設備,給排水系統及設備,FAS/BAS系統及設備,AFC、通信、外部通信、信號、公安通信等系統及設備,電梯、自動扶梯,安全門系統,卷簾門等;照明配電主要為車站照明、區間照明、場段照明等設備提供電源。所以在整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全過程范圍內,應在不同階段對接口進行全面梳理并加強管理,才能保證系統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系統性和可靠性。
一、概述
傳統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疏散指示照明系統采用交流220V供電,統一由集中的應急照明電源裝置EPS供電,EPS同時給車站內重要場所的備用照明電源供電,疏散指示照明和車站應急照明中的備用照明共用一套應急照明電源裝置。隨著新規范的執行,傳統的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系統設計方案已不滿足消防疏散指示的要求、
二、電氣設備質量控制要點
1、接地裝置安裝質量控制要點
(1)對于室內接地線的架設距離,水平架設線間的可靠些距離為0.5~1.5m,垂直架設線間的可靠些距離為 1.5~3m,轉彎口位置需保持約0.4m。
(2)若接地線的架設與建筑物墻體相貼,需使接地線與地面相隔 250~300mm,且接地線與墻體之間需保持約12mm 的間距。在進行接地線的架設時,需先查看墻上是否已經有設置插座等其他箱體,以避免出現相沖突的情況。
(3)安裝完接地線后,需在接地線上刷上寬度為 0.15~1m之間的等寬條紋標志,標志顏色需含有黃、綠兩種。
(4)電氣設備的接地保護需相接于接地母線,且不可將大于1個的電氣設備接于一條接地線。
(5)在進行試運行時,需嚴格依據試運行方案進行調試。
(6)在動力照明系統的單機調試結束后,還需配合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樓宇自動化系統)、FAS(Fire AutomationSystem,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可以進行聯調。
2、動力配電設計
在滿足計量、維修管理要求的情況下,應按照明負荷與動力負荷分開配電。一、二級負荷與三級負荷分開配電,車站與區間分開配電進行設計。通信系統、信號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電力監控系統、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等用電設備的配電應自成系統,由0.4kV低壓開關柜室的一、二級負荷母線直接供電。排煙風機、送排風機、空調機、隧道風機等用電設備由通風空調電控柜供電,冷水機組由變電所供電。除環控設備外的其他動力設備及兩端各半個區間動力設備均直接由降壓變電所配電。
3、與FAS系統的接口
低壓配電與照明系統與FAS系統的接口主要是實現對系統設備配電回路的強制切除和強制啟動,包括通風空調電控柜與FAS系統接口、0.4kV低壓開關柜與FAS系統接口、EPS電源裝置與FAS系統的接口,接口位置分別在其二次端子接線處,通過接受FAS系統通過輸入輸出模塊發出的控制信息,實現在火災工況下的回路切除和強啟。該接口管理過程中應重點明確控制線纜的供貨界面,明確線纜敷設、成端及接口功能調試時接口雙方的職責和界面。
4、電纜敷設、導管穿線質量控制要點
(1)金屬電纜支架需連接保護導體。一般而言,在金屬支架上通過焊接通長接地扁鋼來保證金屬電纜吊架接地。
(2)架設電纜需保證電纜處于平直的狀態,盡量避免出現線路的交纏。若在電氣豎井內的電纜敷設角度>45°,則需對電纜進行固定作業,固定于支架的電纜間距離約為2m;對于水平架設的電纜,電纜間的可靠些固定距離為5~10m,此外需在起始及終點兩處、轉彎口的兩側加設固定點。
(3)絕緣導線為相同的交流回路,則也需架設于統一導管內。
(4)絕緣導線的接頭處需加設接線盒,且接線盒的架設需位于方便檢修的位置。
5、低壓配電與照明系統中設備和電纜選型原則
動力照明設備應選用成熟、可靠、技術先進并適宜于地下安裝及運行的產品。通風空調電控柜采用抽屜式或固定式開關柜。分散安裝于泵房、隧道內的配電箱采用防潮、防霉、濕熱型產品。燈具選用壽命長、節能高效型產品,光源采用LED燈。區間燈具應具有防水、防潮、防腐、防震、防塵性能,外殼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還應具有單向遮光性能。疏散指示燈、電纜夾層安全照明燈選用LED燈。所有動力電纜均選用低煙、無鹵、阻燃型。電線電纜的阻燃或耐火特性均不低于B1級。火災時仍需運行的動力設備、系統電源電纜選用低煙無鹵阻燃耐火型電纜或礦物絕緣電纜,優先選擇礦物絕緣電纜。所有照明回路電線均選用低煙、無鹵、阻燃型,事故時仍需運行的應急照明電源電線選用低煙、無鹵、阻燃耐火型電線。電線電纜的阻燃或耐火特性均不低于B1級。電纜一般采用沿電纜橋架敷設,無橋架處采用電纜穿鋼管敷設,電線一般采用穿鋼管敷設。
6、接地裝置安裝質量控制要點
(1)對于室內接地線的架設距離,水平架設線間的可靠些距離為0.5~1.5m,垂直架設線間的可靠些距離為1.5~3m,轉彎口位置需保持約0.4m。
(2)若接地線的架設與建筑物墻體相貼,需使接地線與地面相隔250~300mm,且接地線與墻體之間需保持約12mm的間距。在進行接地線的架設時,需先查看墻上是否已經有設置插座等其他箱體,以避免出現相沖突的情況。
(3)安裝完接地線后,需在接地線上刷上寬度為0.15~1m之間的等寬條紋標志,標志顏色需含有黃、綠兩種。
(4)電氣設備的接地保護需相接于接地母線,且不可將大于1個的電氣設備接于一條接地線。
(5)在進行試運行時,需嚴格依據試運行方案進行調試。
(6)在動力照明系統的單機調試結束后,還需配合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樓宇自動化系統)、FAS(FireAutomationSystem,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可以進行聯調。
7、配電接口
城市軌道交通各設備系統用電基本均需要由低壓配電與動力照明系統提供電源,其用電負荷按其不同的用途和重要性分為一、二、三級。配電接口的功能是為各系統設備提供電源,接口位置位于各系統設備配電箱的進線端子處。在該接口管理過程中應重點明確接口雙方在配電線纜敷設、線纜成端及上電調試中的各自職責和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