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之夢》這部話劇在杭州臨平大劇院正式拉開帷幕,這一刻讓大家等待了太久太久。就像這部話劇的首席制作人王可然老師所說,“來之不易”。的確如此,面臨著復雜多變的環境,能夠在臨平大劇院與《如夢》這部話劇相約,不僅克服了重重的困難,同時也為親臨現場的觀眾再次帶來驚艷之作。
之前有很多的評論文章稱,擁有較高人氣的肖戰參演話劇之后讓《如夢之夢》被更多的人熟知,同時也有更多的年輕群體開始關注這種藝術形式。這其中不僅是話劇力量的傳遞,更是在現場的表演中傳遞出不同的情感與震撼力量,這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同時也是對文化的一種保護。
《如夢之夢》本身就是史詩級巨作,無論是話劇本身所要表達的主旨和情感、還是所有演員的默契配合與精彩演繹,都能夠讓現場的觀眾如癡如醉、如夢非夢,這是一種強有力的情感共鳴。在看到某一個鏡頭的時候就能夠被其中的張力所感染,而在那一瞬間,已經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替代這一點。
肖戰自然是受到眾多人的關注,尤其是“五號病人”這個角色貫穿在整部話劇中的故事線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肖戰演繹的“五號”讓人沉醉,有不少親臨現場的觀眾表示,在看到那一幕的時候,一瞬間分不清臺上是誰,到底是演員本身還是角色本身?這才是真正的入夢,同時又有一種清醒。
有親臨現場的朋友在觀看完整部話劇之后也分享了內心的真情實感,其中有一句是這么說的,“這個故事太讓人沉醉,讓人走進了就再也無法忘卻,同時也讓人痛苦,在相見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害怕分別了”。尤其是肖戰在演繹“五號病人”的時候,能清楚的感覺到所有的情感與故事變化。
這是一種情感的碰撞與沖擊,有著無法拒絕的吸引力,讓你在那一刻如夢如幻。直擊心靈深處的情感不僅深刻,也會讓人在短時間內無法從當下的環境中走出來,這對演員本人來說同樣如此。比如快謝幕的時候我們看到肖戰眼中的淚花以及圍巾上的淚滴時就已經被深深的打動了。
除了肖戰本身的精彩詮釋之外,還有一點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原因也讓人心疼。在一篇repo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穿著深藍色襯衫的‘五號’,神色滄桑,當你已經知道他經歷過,將經歷怎樣一段人生旅程時,真的是忍不住的開始共情那一份疼痛”。基于這一點,會在某一個鏡頭中瞬間破防。
回到原題,肖戰在話劇這個舞臺上深情的演繹自己,在與“五號病人”交手的過程中更讓觀眾沉醉,無論是回想過往的經歷還是展望未來的旅程,多多少少都有著溫暖與感動、痛苦和沉淪。這些情感的交織部分就是蕞重要的部分,所以才會讓觀眾一瞬間分不清臺上是誰、分不清演員和角色本身,是真正的入夢(如夢)。
尤其是《如夢之夢》這部話劇在華夏4個城市留下印記之后,肖戰在每一次的經歷中已經更加從容、更加成熟。他將深情賦予角色的同時也在沉淀自己,所以才有了彌足珍貴的情感張力。這一點,將會伴隨他日后行走的每一步中,會讓他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