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新聞記者 胡蕓 通訊員 張潘麗 彭艷珍
幾年前,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頭號玩家》讓觀眾超前體驗了那個虛擬現實技術迅猛發展后的未來生活。
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桐鄉的數字化基因已融入當地發展的方方面面,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AR也從好玩、有趣,變得有用,成為越來越觸手可及的數字化轉型“利器”。
·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大會期間,將有8套特殊智能巡檢設備加入保電隊伍,實現主會場、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烏鎮景區等核心區域保電點的全覆蓋。
這套特殊智能巡檢設備有何過人之處?昨天,·小時新聞記者提前為大家探營。
“嘟~嘟~嘟,40℃,高溫。電流、電壓檢查正常……”在桐鄉烏鎮阿麗拉酒店,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徐旦力正頭戴AR眼鏡,對配電房內的2臺變壓器以及10多個高壓柜、低壓柜等設備進行巡視檢查,實時將巡檢數據傳輸回給2.1公里外的烏鎮供電所的保供電指揮中心,并通過遠程會商功能,協助解決一些作業難題。
“每臺機器溫度是實時顯示的,數據高于設置值,會自動報警。40℃其實是正常范圍。”徐旦力說,阿麗拉是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各方賓客入住的酒店之一,他每天至少需要對其進行8輪的巡查。現在只要用AR眼鏡掃一眼,可快速完成巡檢,整個過程比過去人工巡檢和記錄,時間大大縮短。
今年,桐鄉供電公司引進基于5G網絡的AR眼鏡,并率先在烏鎮進行應用。“巡檢人員戴上AR眼鏡,以第壹視角實時分享現場畫面,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在后臺如同在第壹現場,通過語音指導現場人員作業,還可以對實時共享畫面進行問題標注,指導結果同步展現在現場人員的AR眼鏡中,同時形成可追溯的檢查資料,實現檢查維修全過程閉環。”桐鄉市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王海帆介紹,這是智能AR眼鏡首次應用到重大活動保電工作中。
“主會場4號配變低壓出線負荷,正常。拍照,上傳。”9月15日,李天鮑匯報了當前的巡檢情況,并通過AR眼鏡實時回傳畫面,蕞快只要短短幾秒鐘就完成了一個設備的巡檢。
“收到,請繼續做好現場巡視工作。”在指揮中心,AR眼鏡傳送的清晰畫面,讓值班人員第壹時間掌握保障情況,確保信息及時反饋。
“科技改變了我們保供電工作的傳統模式。”王海帆說,“以往我們投入保障人員蕞多一屆的人數有1000多人,今年我們電力保障人員人數只有600多人,但是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明顯提高了。”
本文為來自互聯網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小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