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了這個一個問題。挺有感慨的。
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人,我感覺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人。
其實所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注定了就是少數人。那大多數人都變成“廢物”了。
這樣的人典型的就是自我內耗。
比如你在大家聚會的時候,意識到自己說錯了一句話。當別人在談論什么的時候,你總會認為別人在談論你。
雖然說出來這一句話,可能別人都沒有在意,蕞在意的人卻是你自己。
會擔心別人對自己的有看法,你就會陷入自我責備中。
如果我當時不那么激動不說,那句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以后我再也不主動說話了,誰誰誰一定會認為我是非常勢利的人。
自己的內心戲非常的豐富,感覺所有的人都在討論你所做的事情。
你也不想想,你有那么重要嗎?你配嗎?
這樣的人會表現出沒有精神,很頹的感覺。他總是會感覺自己很累。雖然沒有干什么,但精神上會感覺非常的累。這就是自我內耗。
其實話說回來,說自己是“廢物”的人,其實也是一種內耗。
如果一個人可以自食其力,沒有沒有影響到別人,也沒有增加別人的負擔。只是一個人安靜的在這個世界上活著。
那些北漂,那些在外地追求夢想的人。不就是為了可以自食其力,拼盡全力的人嗎?
這樣努力生活的人,你說他們是廢物嗎?
既然已經做到了自食其力,為什么會感到自己還是廢物?
這就是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或在和別人對比中,看到了非常大的差距。
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尤為明顯。大家在年輕的時候,明明都是在同一個班級,做著同一件事情,享受著同樣的教育,考著差不多的分數。但是現在有的人就是比你厲害,把你遠遠的甩在了身后。
你和你眼中“成功”人士做對比,你可能就是一個渣渣。
從而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眼里只剩下了自己的不成功。就開始想自己這么多年的一事無成。想想這不行,想想那不會,就更覺得自己是個廢物了。
自己也想改變,發現好像事情已經晚了。好像也無從下手,不知道從哪里去改變。如果自己再去辭職去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有點不切實際。感覺自己的人生也就這樣了,更覺得自己是廢物了。
想要停止這些內耗,就是不要想太多。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首先把自己手邊能做的事情做好。
做一些事情,盡量的不要和別人比。人們和比自己優秀的人的比。你在這方面比永遠都是個敗者,從而挫敗感會更強。
學會和自己以前的人比,你比之前的自己進步了,那就說明你在進步。你的生活會慢慢的變好。
一個人只要一直在往前走,不管步子邁的有多小,他一直在前進。
所以不要把過光眼光都投向別人,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