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吟哦三百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晨起欲記理無序(平仄仄仄仄平平)。
不求雕出驚人語(仄平平仄平平仄),
自娛自樂自為趣(仄平仄仄仄仄仄)。
第壹句寬格平仄沒錯,由正格“平仄仄平平仄仄”第壹、三字變格而來,在可變范圍之例。
第二句與第壹句第二字平仄當相反,卻明顯同仄而有失對之嫌!
第三句與第二句第二字平仄當相同,卻明顯平仄不同而有失粘之嫌!
尾聯上下句第二、四字當平仄相反,卻明顯平仄相同而有失對之嫌!
第四句第六字“為”是多音字有平仄兩讀。依據詞意讀仄,就有第二四六字當“平仄平”雙數位置交替,卻明顯“平仄仄”而有失替之嫌!
首聯第壹句第二字仄聲,末字仄聲,屬于仄起式首句不押韻得寬格句式。
依據七言格律詩平仄得“替、對、粘、韻、律”基本規則,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平仄竿”截句法,可可快速推知出如下七言律絕平仄正格。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依據“前寬后嚴,仄寬平嚴”,一三五慎變,二四六忌變得變格原則,可推知出能順利通過詩詞網站格律集體智慧計算機智能化客觀檢驗得寬格(中字所在位置平仄可變,其余位置平仄忌變)。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仄平。
由此可見,格律詩韻句末都應該是同韻部平聲字,不支持仄聲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