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感謝 王碧微)訊,因資產重組事項今日(11月3日)上會,宇順電子(002289.SZ)今起停牌。在5月因股票異常波動而中止交易后,宇順電子又重新推進對深圳前海首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首科”)得收購方案。然而,感謝注意到前海首科得業績承諾壓力很大,目前兩家公司得業績表現均不樂觀,本次收購后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得促進作用仍屬未知。值得注意得是,2018年英唐智控(300131.SZ)曾有意收購前海首科60%得股權,根據當時得業績承諾方案,前海首科2019年-2020年業績均不達標。
一位資本市場律師向財聯社感謝表示:“此類重大重組能否順利完成有幾個需要得地方,首先是收并購公司業務是否與上市公司業務強相關;然后是定價是否公允;還有就是會不會損害中小股東利益。”
根據公告,宇順電子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凱旋門控股有限公司、白宜平合計持有得前海首科百分百股權,并向公司控股股東中植融云(北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后,控股股東中植融云持股比例將由20.42%升至31.87%。
根據宇順電子此前披露得收購方案,宇順電子得主營業務為為液晶顯示屏及模組、觸摸屏及模組、觸摸顯示一體化模組等產品得研發、生產和銷售,而前海首科主業則為電子元器件分銷領域。感謝研究發現,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主要進行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得有英唐智控、民德電子等,上述公司除電子元器件分銷外都還擁有半導體設計、集成電路等相關業務。
一位A股電子上市公司高管向感謝表示,“收購公司業務與上市公司業務是否有互相促進作用是根據客戶需求決定,如客戶是否同時需要兩家公司得產品,不能簡單通過業務類別判斷?!睂Υ?,感謝向宇順電子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此外,本次交易能否給宇順電子帶來正向收益仍是未知。根據宇順電子披露得收購方案,前海首科給出得業績承諾是2021年-2023年得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8640萬元、10400萬元和12400萬元,而前海首科2019年-2020年得扣非凈利潤僅為3125萬元、6796萬元,且資產負債率高達76%。翻閱宇順電子過往年報,宇順電子得扣非凈利潤已經連續九年為負數,而剛剛披露得2021年三季報,宇順電子得情況也并不樂觀,本年度扣非凈利潤已虧損1753萬元。
實際上,深圳前海首科已經不是第壹次成為上市公司得收購標得。2018年,英唐智控(300131.SZ)曾計劃以10億估值收購前海首科60%股權,后不了了之。當時前海首科向英唐智控承諾得業績為2019年-2021年實現扣非凈利潤9000萬元、11000萬元和13000萬元,而以此標準,過去兩年前海首科得業績完成度僅為35%和63%。
值得注意得是,有業內人士稱,中植系公司運作很復雜。通過重組、融資等方式,“中植系” 掌門人解直錕目前控制得上市公司達到9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