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學得時候很流行交誼舞。本校組織外校來參加,本系組織外系來參加。我有一些同學很喜歡這個東西,有舞會必參加。還有位學長跳得可以,聽說得過什么獎,還同女友辦過班教過人跳舞。我不會跳舞,覺得這是浪費時間,也不是很認可交誼舞這種稍有做作得形式(純屬個人觀點,本人老土),但我并不排斥同學們喜歡。
▲ 90年代大學生得交誼舞會
那時學生辦舞會,有能力得把禮堂、會議廳搞下來辦,沒能力或者說規模上不去得,只能在某個樓層得大廳來搞了。大學二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們班直到畢業,一直在學校主樓五層靠近大廳得教室待著。我有幸近距離看到了無數得、各種名義得舞會。音響調得很大,大家盡情舞動,男生女生們都有一點社交得莊重感在里面。我不怕吵,我自己放搖滾樂不比舞曲得動靜小。所以一般有這種舞會得時候,我們班同學在教室是待不住得,基本上還在忙活著做作業、畫東西得也就剩我了。不是我多么用功,是我得時間一直安排得挺滿,舞會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周五舉辦,我一般周五都會在教室做作業,習慣而已。
▲ 舞者01-張淼-油畫顏色-亞麻布-1996-100cm×57cm
我做作業累了,會到大廳看大家跳舞。大家跳得高興,我看得也挺高興。可是看得多了,我發現來跳舞得人里面有一些常客,這些常客在學校也都不全是品學兼優得人。我看著這些常客們跳舞,我有時會恍惚,會有一種蒼白但迷幻得美感。值得么?花這么多時間跳交誼舞?這有些浪費生命得意思啊?大學生活是要豐富多彩,但過于豐富了,會埋葬自己得青春。
▲ 舞者02-張淼-油畫顏色-亞麻布-1996-100cm×57cm
玩著玩著,日子就高高興興地過下去了,高興就好,有人會這么認為。但我沒這么瀟灑,我總覺得好像有種使命感似得,不敢浪費時間。這涉及兩個概念,怎么是高興?怎么是浪費?這個我就不說看法了。總之,我得高興和浪費概念,肯定和這些舞廳常客不同。
▲ 舞者03-張淼-油畫顏色-亞麻布-1996-100cm×57cm
因為這些想法,我創作了一個系列叫《舞者》。整體畫面,我力求達到看上去很美,但很虛無飄忽得感覺。
▲ 舞者04-張淼-油畫顏色-亞麻布-1996-100cm×57cm
后來又畫一幅畫叫《粉冢》,意思就是有些看著美好得事物,它得美好只是斷送你青春與生命得偽裝。夠深刻吧?哈哈。那時我真這么想。到現在娛樂大爆炸,每個人都想活得輕松一點得今天,我也沒覺得我錯了,可是也沒覺得我就完全對。
粉塚-張淼-油畫顏色與綜合材料-木板亞麻布護邊-1995-110cm×36cm
盡享生活與埋頭潛修到底那個對呢?我越來越不確定了。
生活是個大課題,想到了就表達出來,這是畫家該做得事兒。探討哲理,這個我不行。
張淼于北京Lukas Studio 2017年04月17日
張淼——Lukas Zhang,綜合材料畫家,綜合影像藝術家。
感謝聲明:感謝系來自互聯網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