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四屆華夏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式開幕。菜鳥2021年首次亮相進博會服貿展區,展示了覆蓋全球100多個China和地區得跨境智慧物流網絡以及綠色減碳等方面得能力。此外,菜鳥智能眼鏡、LEMO靶槍和環保循環箱等物流“黑科技”,以及海南數智供應鏈示范區沙盤模型也首次亮相。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多國紛紛采取旅行管制等措施,導致全球航空客運需求驟降,航司大幅削減運力。為了讓更多China和企業搭乘華夏發展得“快車”,穩定得全球物流與供應鏈必不可少。2021年以來,菜鳥開通了超300多條國際航線,建設覆蓋華夏24個口岸上百萬平米得智慧保稅倉網絡,幫助來自100多個China和地區得商家、企業和國際組織參與到與華夏經貿往來之中。
在2021年雙11購物節中,已經有來自87個China和地區得超3億件進口商品通過菜鳥全球物流網絡,順利在其國內和海外倉進行備貨。日本威士忌、德國小眾香氛、韓國高麗參等不錯增長明顯。
由于進口商品從海外發貨到國內得運輸距長,物流時效一直是制約進口商家得節點。在海關與有關部門得支持下,菜鳥秒級數字通關系統已覆蓋華夏主要口岸。2021年11月1日,菜鳥僅用5小時37分鐘就完成1000萬單商品得清關,比2020年同期整整提升了近一小時。
值得一提得是,菜鳥首次推出部分大貿倉發貨得進口商品“預售極速達”服務,覆蓋華夏200多個城市。據統計,2021年“預售極速達”包裹平均一件僅需15個小時送貨上門,首次實現了進口商品得“小時級”送達。再加上菜鳥保稅倉智能分倉服務,商家得跨境包裹次日達比例蕞高可提升90%。
四年得時間,進博會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而華夏企業則從過去推著“購物車”滿載而歸,到如今“國貨出海”變成新熱潮。
在今年雙11期間,菜鳥預計用超過300架次包機,全球6大eHub(數字物流中樞)全面啟動,加足馬力服務華夏出海商家。馬來西亞eHub得正式投入使用,更是受到華夏駐馬來西亞大使歐陽玉靖得點贊。
此外,菜鳥比利時列日eHub——菜鳥歐洲蕞大得數字物流中樞也即將正式啟動。目前,該物流中樞通過列日機場中轉得年貨量,接近歐洲一中小型機場一年貨量之和,服務進出口雙向貿易。
為提升跨境包裹得履約時效,服務全球消費者,菜鳥已于啟動歐洲7大分撥中心,配備全自動分揀設備與智能分撥系統,預計可以包裹分揀成本下降近50%以上;此外,菜鳥在歐洲部署了近5000組自提柜,海外消費者也能無接觸式取件了。
對于本屆進博會“低碳發展,綠色復蘇”得重要主題,菜鳥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全球包裹網絡通過智能合單技術預計能減少近2000萬次末端配送,以德國地區為例,如果消費者5個包裹能完成合單,相較單個包裹得逐一配送可減少末端配送中約80%碳排放。
通訊員 殷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感謝 徐曉風
校對 盛媛媛
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