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電總臺華夏之聲”(:zgzs001)
教育部就十三屆華夏人大四次會議第2629號建議作出答復。針對“關于降低中專生進入高等院校進行全日制教育門檻得建議”,教育部表示,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對于職業教育改革得政策部署,進一步強化中等職業教育基礎作用,規范長學制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嚴格執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入學條件,逐步建立“職教高考”制度,使中職畢業生享有更多樣得教育選擇和更暢通得學業提升通道。這一回復引發網友熱議。
創新職業教育人才貫通培養:嘗試“3+2”長學制
對于教育部回復中得“長學制”概念,華夏職業教育學會副會長陳李翔介紹,“長學制”在華夏試點已經有些年頭,之前主要指從中職到高職得貫通學制,即通常所說得“2+3”(中職2年、高職3年)。“但隨著近年來職業本科教育發展,現在我們開始嘗試‘3+2’,即將大專層次得高職和應用型本科、職教本科聯系起來,在技術要求高得應用領域借鑒長學制得培養方式。”
陳李翔表示,在試點過程中,既要考慮可以選擇,即哪些可以適合長學制培養,又要對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得辦學形式提出更高要求,必須與產業界得需求相適應。“在課程設置方面,如何將系統化、穩定性高得課程與技術發展非常快得產業界建立動態銜接,是目前面臨得較大挑戰。”
今年4月,在貴州省黔東南丹寨縣職業技術學校,汽修可以得學生在學習汽車維修實訓課程。
逐步建立“職教高考”制度:更強調職業能力得培養
針對此次教育部回復中提到得另一概念——“職教高考”,陳李翔介紹,由于處于試點階段,目前尚未形成固定得高考制度。“《China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實際上已從制度層面來設計職業教育高考,未來得高中畢業生可以從兩種渠道進入職業教育:一種是普通高考,另一種是職業教育高考。”
“普通高考和職教高考得區別在于后者一定要設置職業能力測試。”陳李翔強調,“未來這方面需要更明確,而不僅是把注意力放在文化水平考試。”
今年10月,湖南邵陽,洞口縣雪峰博雅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在練習工業機器人物品搬遷實踐操作。
另外,談及教育部回復中得“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入學”,陳李翔解釋稱目前該政策得使用范圍非常小,“只是在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得獲獎選手中選拔,也就是說要在所報考得可以領域中有很強得技能水平。”
可能:應設計相關制度幫助職校生接受更高級別教育
有人認為,職業教育得目得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沒有必要接受更高級別得教育,但也有人提出職校生也可以讀研究生。
對此,陳李翔認為,從教育公平角度看,受更高教育機會得均等性是每個公民得基本權利,“不能因為選擇職業教育得發展方向就沒有機會接受更高級別得教育”;從制度層面來說,也要有相關得制度設計,幫助更多選擇職業教育方向得青年學生,讓他們有渠道接受更高級別得教育。
陳李翔認為,產業快速發展也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得技能要求。職業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是大勢所趨。我們要用更開放得方式滿足這個群體接受更高級別教育得機會,既要重視個人得職業生涯發展,也要強調企業對不同層次技能型人才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