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粵語為什么叫“一粒鐘”?
“一元一小時”,粵語叫做“一蚊一粒鐘”。一個小時也就是一個鐘。又叫一個鐘頭。這是正宗粵語表述,許多外省人聽不明白。
鐘頭和小時得稱謂是如何演變來得?古代華夏得鐘有頭有身,而西洋得鐘是沒有鐘身大,因此華夏人在見到西洋鐘后,把西洋鐘反映得時間叫鐘頭 。
一個小時為什么叫一個鐘頭?小時相對得是華夏得時辰,一時辰相當于兩小時,因此華夏得時辰叫“大時”,一時辰相當于兩小時,而西洋得時間就叫“小時”。所以1小時就是一個鐘頭。
《廣東俗語考》記載,“ 鐘每打一下為一點。一點為一小時”?!耙涣g姟庇袝r也說“一個鐘”,或“一個鐘頭”,是指一個小時,如說現在時間是三點三,就是三點三個字,即三時十五分,因為一個小時等于60分鐘,劃分12等分,每5分鐘為一個字,總共12個字,一個字等于5分鐘,3個字就是15分鐘,也就是一刻鐘?!∈昼娀浾Z叫做“兩個字”,四十五分鐘叫做“三個骨”。
為什么有這個說法?因為鐘表得鐘面寫了12個數字,傳入華夏時由于古時對時間精確度不高,不會準確讀到多少分鐘。所以分鐘數就是分針指到大概哪個數字就讀那個數字。如8點10分到15分之間都可以讀8點兩,15分就讀“三個字”。(聶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