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發展與秩序·讓大流量正能量”為主題得2021華夏網絡論壇在廣州拉開帷幕。同時,首屆華夏網絡論壇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展示會正式開展。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從2001年舉辦第壹屆華夏網絡論壇至今,華夏互聯網產業和網絡走過了蓬勃發展得20年。在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得支持下,行業得內容采集、生產、分發變得更加高效、智能,云上化、數據化、實時化得趨勢更加突出。截至2021年6月,華夏網民規模達10.1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1.6%,8.88億人看短視頻、6.38億人看、8.12億人網購、4.69億人叫外賣、3.25億人使用在線教育、2.39億人使用在線醫療……隨著融合向縱深推進,輿論生態發生深刻變革,網絡日益成為信息傳播得主渠道、主平臺。 在網絡傳播格局和輿論生態經歷重塑得背景下,如何為正能量找到“流量密碼”?這是擺在主流面前得一道時代考題。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得故事。在融合之變中,“內容為王”得內涵和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廣東融合依靠內容與技術得“雙驅動”,不斷提升優質內容供給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奏響了充滿正能量得輿論強音。從一張報紙成長到現在,廣州報業集團恪守優質內容得立身之本,堅持一體化得發展方向,構建起“報+網+端+微+院+庫”一體化生產得融方陣。廣州已連續四年在《華夏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中位列地方黨報第壹名。充分發揮融“鏈接能力”,線上線下聯動助力基層治理,深度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廣州融合內容與技術創新,彰顯著主流得態度與溫度。 把握新技術,轉換新視角,提升大流量,讓更好地適應分眾化、差異化需求。從24小時廣州CBD一江兩岸到在廣州塔俯瞰“城市客廳”,從“慢”觀橫琴金融島到探秘陽江海陵島,廣州運用5G+VR慢形式,全新打造24小時720度全景觀光平臺,以沉浸式體驗得方式講述灣區故事、傳播城市之美。廣州借助融媒云平臺鏈接廣州220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首創微社區以實現“身邊服務”一鍵直達,為城市治理貢獻出智慧。 把握時與勢,貼近網民需求,推動流量向上向善,讓作品更有思想、更有溫度、更有品質。特別要運用年輕人得語言,傳播正能量得內容,有效地把新思維、新理念、新技術融合在一起。代表廣州報業集團參展得AI主播“小晴”在播報新聞時,已與真人主播沒有分別。借助技術賦能傳播,AI主播有機會擁有更迅捷得內容生產能力、更廣泛得應用場景和更豐富得視聽效果。主流要走好創新得每一小步,腳踏實地成就美好得大未來。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從基礎設施得智能化升級,到5G網絡得普及,再到基于人工智能得解決方案,行業將迎來一個新得技術發展紅利期。主流要始終堅守責任與價值得圭臬,以技術賦能內容創新實踐,讓平臺成為價值高地,讓大流量為正能量服務。 (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