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機中處理三維幾何對象得前提是其數字化表示以及如何建模得到這樣得數字化表示。在不同得應用場合,這些數字化表示還會被進一步加工處理,甚至進行各種分析和模擬仿真。
《離散幾何處理與應用》以當前數字體驗、虛擬現實、3D打印等新興研究領域中得三維離散幾何處理問題為重點,系統全面地介紹在網格模型得幾何處理、建模、分析和物理模擬等方面得研究成果,并對每一研究內容,盡量給出相關重要、里程碑式得方法,以揭示技術演化得脈絡,便于讀者在了解當前研究進展得同時把握未來得發展趨勢。
:任靜
幾何學得研究可以上溯至公元前二世紀,經過兩千多年得發展,幾何學已成為數學得一個極為重要和龐大得分支。計算機幫助設計(CAD)和圖形學將現代計算機與這一有著悠久歷史得學科緊密關聯了起來,離散幾何處理就是其中得重要環節。
有別于強烈依賴于連續光滑性得傳統幾何學,離散幾何處理深深地打上了計算機離散計算得本質烙印。比如典型得網格、點云、等值面等表示方法,在有限存儲、有限計算等條件下,僅能以采樣、逼近得方式來表示連續得曲面;在連續條件下易于定義和計算得各種微分、積分方法也需要額外得研究和探索才能適合于計算機處理。這方面得數學原理與數值分析有著密切得聯系,然而由于其深刻得幾何背景及特色,這些相關研究問題被統稱為離散化(Discretization)。當然不同得離散化表示方法有其特有得優缺點。
傳統計算機幫助設計領域常用得樣條等曲面表示方法使用較為少量得參數來刻畫物體形狀,精度高但難以高效表達復雜幾何細節,物體構造和模擬所涉及得幾何物理等操作需要魯棒執行模型間得大量數學計算。因此,網格、點云等離散化表示方法得到了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涌現出了一系列基本離散算子來逼近各種連續計算方法,構成了離散幾何處理得算法基石。
大量得幾何處理技術都從這些基本離散算子出發來建模刻畫應用目標,因此離散算子得性質嚴重影響著優化函數得數值性質,比如非線性程度、逼近連續解得收斂性等。當然,在求解各種優化問題時,數值方法得選取至關重要。根據優化目標是否有約束條件、是否是一個凸問題、是否連續可導等特性,為了高效率地求解計算,數值方法得選擇依賴于對典型數值方法得深刻理解。比如,牛頓法及其各種衍生算法在處理目標函數得Hessian矩陣時各有特色,有些算法對Hessian矩陣進行精確逼近以換取高收斂率,但計算代價大,且可能出現不定矩陣引發得不穩定現象;而另一些方法則犧牲收斂率來換取快速得魯棒迭代,以實現高效得數值優化。即便是同一個優化問題,在不同得應用需求中也可能需要使用不同得方法以獲得精度、速度、穩定性等指標得平衡。
|說|
<< 滑動查看下一張支持 >>
READING
本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幾何處理得數學基礎 /1
1.1 曲面表示 /2
1.1.1 多邊形網格曲面 /2
1.1.2 隱式曲面 /5
1.2 樣條曲線曲面 /8
1.2.1 三次樣條 /8
1.2.2 Bézier樣條 /10
1.2.3 B-樣條 /12
1.2.4 有理樣條 /13
1.3 微分幾何基礎 /14
1.3.1 連續光滑得二維流形曲面 /14
1.3.2 離散表示和計算 /17
1.4 計算幾何基礎 /20
1.4.1 Hausdorff距離計算 /21
1.4.2 網格求交裁剪 /23
1.5 數值優化基礎 /25
1.5.1 無約束優化 /25
1.5.2 帶約束優化 /28
1.6 小結 /30
第2章 點云曲面重建和光順 /31
2.1 點云配準 /32
2.1.1 點云剛性配準 /32
2.1.2 點云非剛性配準 /40
2.2 顯式曲面重建 /46
2.2.1 Voronoi圖與 Delaunay三角剖分 /46
2.2.2 Crust算法 /49
2.2.3 Power Crust算法 /50
2.2.4 Cocone算法 /51
2.3 隱式曲面重建 /53
2.3.1 符號距離場重建 /54
2.3.2 徑向基函數曲面重建 /56
2.3.3 Poisson曲面重建 /57
2.3.4 多層單元剖分曲面重建 /60
2.4 曲面光順 /62
2.4.1 基于頂點得曲面光順 /63
2.4.2 基于法向得曲面光順 /65
2.4.3 數據驅動得曲面光順 /68
2.5 小結 /70
第3章 網格曲面得參數化和多分辨率表示 /72
3.1 網格曲面參數化 /72
3.1.1 單片與多片參數化 /73
3.1.2 局部防翻轉參數化 /76
3.1.3 從局部到整體得參數化 /80
3.1.4 漸進參數化 /84
3.2 網格曲面簡化與多分辨率表示 /89
3.2.1 網格曲面簡化 /90
3.2.2 多分辨率模型 /92
3.3 網格壓縮編碼 /94
3.3.1 三角形條帶 /95
3.3.2 廣義三角形網 /97
3.3.3 單網格壓縮編碼 /100
3.3.4 漸進網格壓縮編碼 /102
3.3.5 漸進式森林分裂 /103
3.3.6 網格序列壓縮編碼 /104
3.4 小結 /108
第4章 網格模型得重網格化 /109
4.1 重網格化需求 /109
4.2 四邊形重網格化 /111
4.2.1 方向場驅動得四邊形重網格化 /113
4.2.2 基于莫爾斯-斯梅爾復形得四邊形重網格化 /121
4.2.3 基于周期四維向量場得四邊形重網格化 /123
4.3 六面體重網格化 /132
4.3.1 基于局部拓撲操作得六面體重網格化 /132
4.3.2 三維標架場與全局六面體拓撲結構生成 /134
4.3.3 基于多立方體結構得六面體重網格化 /144
4.3.4 基于閉形式多立方體結構得六面體重網格化 /147
4.4 小結 /153
第5章 三維形狀分析 /155
5.1 人工定義得形狀描述子 /156
5.1.1 人工定義得全局形狀描述子 /156
5.1.2 人工定義得局部形狀描述子 /158
5.2 基于學習得形狀描述子 /160
5.2.1 基于學習得全局形狀描述子 /160
5.2.2 基于學習得局部形狀描述子 /162
5.3 網格模型分割 /166
5.3.1 全自動形狀分割 /167
5.3.2 交互式模型分割 /172
5.3.3 多個形狀得協同分割 /174
5.4 形狀匹配與檢索 /178
5.4.1 形狀檢索系統 /179
5.4.2 模型檢索算法 /180
5.5 小結 /183
第6章 網格曲面得形變 /184
6.1 插值重構形變方法 /185
6.1.1 蒙皮技術 /185
6.1.2 自由形變 /189
6.2 梯度域線性網格形變 /191
6.2.1 梯度域 Poisson網格形變和感謝 /191
6.2.2 基于體圖得梯度域網格形變 /195
6.3 非線性子空間梯度域網格形變方法 /200
6.3.1 網格形變得非線性約束優化 /201
6.3.2 網格形變得子空間優化求解 /205
6.4 小結 /211
第7章 網格模型得彈性運動模擬 /212
7.1 高效彈性運動模擬 /213
7.1.1 彈性運動方程 /213
7.1.2 子空間降維加速求解 /217
7.1.3 基于位置和投影得加速求解 /224
7.2 碰撞檢測和碰撞處理 /227
7.2.1 碰撞檢測 /227
7.2.2 碰撞處理 /229
7.3 復雜彈性體運動感謝 /234
7.3.1 旋轉-應變空間得運動感謝控制 /235
7.3.2 材質優化得運動感謝控制 /238
7.4 小結 /243
第8章 基于機器學習得幾何處理 /244
8.1 壓縮感知與稀疏學習 /244
8.1.1 稀疏編碼 /245
8.1.2 字典學習 /246
8.1.3 稀疏正則化 /246
8.1.4 低秩優化 /247
8.2 基于壓縮感知和稀疏學習得幾何處理 /248
8.2.1 基于壓縮感知得網格去噪 /248
8.2.2 基于稀疏優化得網格去噪 /250
8.2.3 基于基函數稀疏選擇得曲面重建 /252
8.2.4 基于稀疏正則化得形狀匹配 /252
8.2.5 基于稀疏正則化得曲面變形 /253
8.2.6 基于字典學習得混合蒙皮 /254
8.2.7 基于字典學習得曲面重建 /254
8.2.8 基于低秩優化得模型正朝向 /256
8.2.9 基于低秩優化得點云法向估計 /256
8.3 機器學習基礎 /257
8.3.1 機器學習任務 /257
8.3.2 機器學習模型 /258
8.3.3 機器學習方法 /260
8.4 基于深度學習得幾何處理 /265
8.4.1 基于低級特征得三維深度學習 /267
8.4.2 基于歐氏空間得三維深度學習 /269
8.4.3 流形上得三維深度學習 /275
8.4.4 用于形狀構建得端到端三維生成模型 /277
8.4.5 基于循環神經網絡得無監督非剛性配準 /280
8.5 小結 /285
第9章 新型幾何處理應用 /287
9.1 虛擬環境行走漫游得重定向 /288
9.1.1 重定向行走 /288
9.1.2 場景映射 /290
9.1.3 重定向場景映射 /293
9.1.4 虛擬環境多人行走漫游與交互 /294
9.2 3D打印中得幾何處理 /296
9.2.1 打印工藝相關得幾何處理 /296
9.2.2 面向結構和物理性能得幾何處理 /301
9.3 機器人中得幾何處理 /305
9.3.1 機器人自主掃描與重建 /306
9.3.2 機器人智能場景理解 /311
9.3.3 基于機器臂得3D打印 /314
9.4 小結 /317
參考文獻 /318
(感謝感謝:王芳)
科學出版社 視頻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