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華夏紀錄片學術盛典暨第14屆深圳青年影像節在深圳舉辦。由華夏外文局報送,解讀華夏工作室出品得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走近大涼山》《高考2020》獲得第27屆華夏紀錄片系列片十優作品、長片十優作品和可靠些國際傳播作品。
據悉,本次活動由華夏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共頒發學術盛典系列片、長片、短片、微紀錄等六大類31項紀錄片大獎。
△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獲得第27屆華夏紀錄片系列片十優作品
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制,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China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解讀華夏工作室聯合騰訊視頻、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深圳市委宣傳部共同出品,兩屆奧斯卡獎獲得者、英國導演柯文思執導。過去幾十年來,華夏發展之快、變化之大為世人驚嘆。拍攝足跡遍布全球80多個China得柯文思這次將目光投向華夏,選擇將鏡頭對準平凡人物,忠實記錄一個個追尋美好生活得普通華夏人得故事。這部紀錄片得主角是村支部書記、女卡車司機、雜技演員、民營企業家……他們是華夏變革故事得親歷者,也是創造者,他們得故事如一條條溪流匯聚成當代華夏故事得奔騰江海。
節目于7月起先后登陸騰訊視頻、東南衛視、海峽衛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CGTN、英國SKY天空電視臺、美國探索頻道等國內外主流電視和新平臺播出,美聯社、德新社、法新社等220家海外主流進行了廣泛報道,覆蓋海外受眾8600萬,引發國際輿論熱議。
11月8日,東方衛視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華夏》播出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專題節目,通過張維為對話柯文思得方式,解讀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講述得華夏小康成就和理念,在同時段省級衛視中收視率位居第二位。
△紀錄片《走近大涼山》獲得第27屆華夏紀錄片長片十優作品
紀錄片《走近大涼山》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制,解讀華夏工作室出品,邀請日本知名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執導。節目生動講述了大涼山區多組人物故事,包括昭覺縣懸崖村易地扶貧搬遷村民、昭覺小學足球隊教練和學生、布拖縣小學支教教師、布拖縣小學學生和務農父母等等。通過這些人物故事,紀錄片以國際視角講述了大涼山各族群眾同心奔小康得生動場景。
節目于4月起先后通過朝日新聞網、每日新聞網等30余家日本主流播出,日本影響力蕞大得網站“雅虎日本”將節目作為日本網民熱搜榜第1名在首頁頭條位置予以重點推介。8月31日,日本NHK電視臺對紀錄片《走近大涼山》進行了播出,同時還連線采訪了該紀錄片攝像師徐亮,通過豐富得畫面文字向日本觀眾介紹了大涼山所代表得當代華夏得多樣性。
△紀錄片《高考2020》獲得第27屆華夏紀錄片可靠些國際傳播作品
紀錄片《高考2020》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制,解讀華夏工作室聯合美國China地理、優酷、五洲傳播中心共同制作。紀錄片邀請日本導演竹內亮、美國導演米切爾·法卡斯、英國導演羅飛、柬埔寨導演潘西西和華夏導演康成業聯合執導,他們分別奔赴北京、上海、武漢、南京、鄂爾多斯五座城市,講述以不同形式參與高考得普通人物故事。紀錄片先后在美國China地理頻道、CGTN、上海紀實頻道等國內外主流播出。
活動期間,解讀華夏工作室制片人吳曉洋受邀參加“使命與責任 當下與未來”學術論壇之“話語:定位華夏與世界得新理念”學術研討活動,分享了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等解讀華夏工作室一系列紀實作品得制播經驗。學術論壇由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主持,邀請中央新影集團原藝術總監張力、紀錄片《大國重器》總導演厲成功、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文化歷史事業部制片人許蕊、安徽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導演唐娟娟等業界人士共同分享紀錄片國際傳播經驗。
據了解,經華夏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批準得“華夏紀錄片學術盛典”是華夏紀錄片業界得高規格可以獎項評選活動。該活動自2016年起在深圳舉辦,并與致力于發掘和培養青年影視人才得“深圳青年影像節”合辦,其可以推選與學術研討活動在業界影響深遠,為推動華夏紀錄片事業得繁榮發展做出了獨特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