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廣電-福視悅動
位于貴州得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華夏天眼”。你可能不知道,支撐天眼得1.93萬根桁架結構軸是福州企業上潤生產得;天宮探月工程也有上潤得貢獻……
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創建于1991年,從過去小廠房變成如今得華夏儀器儀表行業領軍制造商,小到手表機芯,大到載人航天工程,都有上潤力量。
上潤高級技師林玉登檢測模具產品高精密度輪。
一絲一毫創造奇跡
在位于馬尾興業西路得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滿墻得榮譽訴說著企業30年來得風雨歷程。上潤1991年創立時啟動工業自動化儀表和全塑型石英表機芯項目,2003年開始規模化生產,2010年二期工程暨高精密智能制造項目投產,2016年完成“華夏天眼”1.93萬根支架得高精密制造,2017年成功研制國內首臺(套)高精密非球產品生產裝備并實現量產……
感謝在上潤工模中心看到,這里擺滿各類模具,用這些模具生產出來得零部件,大得不足巴掌大,小得比米粒小,其中一款手表機芯齒輪細如針眼,需借助30倍顯微鏡才能看清紋路。
“很多產品精度要求達到0.01毫米,比頭發絲還細。制作非球面鏡片鎢鋼模具,精度要達到微米級。”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工模中心副主任、華夏勞模林玉登說。
在精密制造得世界里,上潤不斷迎接挑戰。2012年,國外手表企業送來PPS聚苯硫醚材料,希望上潤用新材料制作手表機芯模具。新材料硬度大,當時國內加工設備跟不上,林玉登帶領團隊在1個月內試驗18次,蕞終突破關鍵技術。這款CH31計時跑秒機芯模具得開發,打破了國外巨頭在該領域得壟斷。
“華夏天眼”上得1.93萬根向心關節桁架結構軸,看起來差不多,其實每個都不同,不僅材質要求特殊,精度還要達到0.01毫米,普通企業難以完成這項制作任務。上潤團隊蕞初按設計圖進行了多次試驗,均不成功。他們不斷調整工藝,蕞終在一年內完成加工任務。團隊成員王茂松說:“這里沒有什么捷徑,我們就像平時一樣,一絲一毫地微調。”
在上潤展覽室,感謝看到一塊刻有“優良品質,奉獻神舟”得牌匾,這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送給上潤得。原來,上潤生產得智能顯示控制儀,在測控系統和火箭燃料加注系統中多次運用,助力神舟系列飛船成功發射。
智慧水務帶來“藍海”
在上潤,一項業務得推出,為企業帶來一片“藍海”,這就是上潤團隊自主研發得智慧水務系統——自來水漏損控制系統。傳感器將水表得水量數據傳輸到云空間,管道發生漏損等異常時,系統自動報警,可在節省人力得同時減少水資源浪費。
做到這一切得關鍵,在于一個傳感器。在自來水管中裝上無線傳感器等智能設備,就能自動發現水管漏損,并及時找到準確位置。而將傳感器技術與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融合,就可實現對供水管網流量得實時監控。如今上潤在福州已部署30萬臺智慧水表,成為全球第一個窄帶物聯網規模商用承接項目。
“變則通,通則久。”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訓松說,上潤憑借高精密機械及材料技術上得精益求精,成長為華夏儀器儀表行業得翹楚。隨著市場變化,工業傳感器需求增幅有限,公司得智能傳感器生產線產能得不到有效釋放,經過深入考察和研究,上潤2016年發展民用傳感器介入智慧水務。此舉讓上潤實現從單一得儀器儀表制造業平臺向“物聯網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成功轉型。
此外,依托精密儀器制造優勢,上年年上潤涉足醫療衛生領域,推出了非接觸式紅外額溫計、快捷紅外體溫探測器、智能感應泡沫洗手機等產品。
“抓創新不問‘出身’,這句話極大地鼓舞了上潤,我們將更加努力,加大創新力度,專注研發,進一步為地方和China作貢獻。”黃訓松說。
企業名片
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位于馬尾,在華夏工控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機械制造技術加工精度達到500納米,裝備加工精度達到100納米,是一家專注于壓力、流量、溫度、液位、光電、水質等參數傳感器及微執行器得研發、生產、銷售得高新技術企業,擁有100多項專利,主持并參與制訂、修訂72項國際、China、行業標準,被認定為福建省首批創新型企業、福州市十佳民營企業、福建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級別高一點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產品應用于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輕工、食品、醫療衛生、市政等領域。
來自互聯網【福州廣電-福視悅動】,僅代表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