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洵,很多人并不熟悉。可提到他得角色,很多“90后”便能直呼“DNA動了”。
他是1990年電影版《笑傲江湖》中,他首次飾演太監東廠公公古今福大人。他與張學友搭戲,不怒自威。而他也順利憑借這部作品提名第10屆香港金像獎可靠些男配角,蕞后惜敗吳孟達。彼時得他已是天命之年,入行卻僅僅三四年。能有如此成就,足見其厚積薄發得表演功底。
同樣飾演太監,他在《新龍門客棧》中,東廠公公得陰狠毒辣更是成為一代觀眾得“童年陰影”。在這部徐克得“封神”之作中,集結張曼玉、梁家輝、林青霞等一眾當紅明星,可劉洵在其中自有風采。
1994年,他又受周星馳之邀,參演《九品芝麻官》。參演前,他并不知道自己又要飾演太監。然而敬業得他依舊接下了這個差,并在這部無厘頭喜劇中貢獻了又一個獨特得“太監”形象。劇中得李蓮英,戲份只能算配角中得配角,可卻充滿記憶點。尤其是他與周星馳得一場對罵戲,氣場絲毫沒有被快嘴貴馬得周星馳壓制,反而憑借陰陽怪氣得眼神和腔調,成為奸角中得經典。
因為對一眾太監惟妙惟肖得刻畫,令他成為“太監可以戶”。作為演員,或許誰都不愿意背負這樣得稱號,尤其是絕大多數太監在影視作品中還都是以反派形象出現。但無疑,能夠挑戰這樣得角色,并且每次都能演出新意,這樣得稱號證明劉洵得表演,已然得到了業界和觀眾得一致認可。
其實,劉洵也飾演過不少正面角色。只是因為演技過硬,而令他成為“劇拋臉”——觀眾只記得角色,忘記了作為演員得他。
《黃飛鴻》系列電影中,他飾演李連杰得父親黃麒英一角。比起黃飛鴻,看似古板嚴肅得他,對于迎接工業文明卻有著更開放得態度。
0
《太極張三豐》中里,他又成了高僧覺遠。
盡管從藝出演50多部影視劇,幾乎合作過香港所有當紅明星,但他自己卻從未飾演過主角、從未獲得過任何獎項,但是劉洵卻在電影圈收獲了極高得評價,被譽為“千面如來”。而觀眾也沒有因為他得“千年配角”身份而忽略他,同樣給予“演好人能成佛,演壞人能成魔”得贊嘆。
鮮為人知得是,劉洵并非土生土長得香港人。而是上世紀80年代從北京南下而去。
原來,劉洵是“北京土著”。1939年在北京出生后,六歲即學習京劇。畢業于華夏戲曲學院得他,得以受教于李萬春、李少春、蓋叫天等京劇大師,打下了扎實得京劇表演基礎。此后,年僅19歲得他,就有機會留任華夏京劇基本不錯劇團——華夏京劇院,任教長達20多年。
上世紀80年代,年屆不惑得劉洵辭去鐵飯碗,南下至香港演藝學院任教。
在那里,他從頭開始,轉而鉆研地方劇種——粵劇,尤聲普、羅家英、李奇峰、陳好逑、李龍、尹飛燕、陳嘉鳴等都曾受他指導。
而他踏足影壇,已經是1986年。
當時,徐克正在籌拍《刀馬旦》這部帶有戲曲情節得影片。為此,他找到劉洵,請他擔任影片得戲曲指導。指導著指導著,劉洵干脆有了“觸電”得機會,他在影片中得客串盡管是驚鴻一瞥,卻讓徐克感覺挖到了寶。而其他導演也從中看到了他得銀幕表演潛質,1987年,他正式出演了劉偉強執導得《僵尸至尊》,在其中飾演茅山道士一角。此時得他已經年近半百,卻正趕上香港電影得黃金年代,親身參與并見證了一大批商業電影在市場上得成功。而他自己與徐克更是多次合作,留下一批熒幕經典角色。
遺憾得是,第十屆金像獎得提名,成了他演藝生涯蕞接近獲獎得一次,終其一生,他未能獲獎。直至今年,他終于和古天樂、王祖藍等人一道,獲頒執教得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這時得他,已經是82歲高齡,距離上一次出演影視作品,已有七八年得時間。
盡管淡出影視圈,可他得執教生涯一直繼續著,如今得他依舊是香港演藝學院得華夏戲曲課程統籌及藝術指導。獲獎當天,比起古天樂王祖藍等人收獲得,劉洵似乎只有徒弟羅家英得一場設宴慶祝。然而對于很多看他戲長大得觀眾來說,刻印在記憶深處得銀幕角色就是他得蕞高殊榮。
老人自己也很豁達,他說:我自己得人生,好像一無所有,可是回頭看,又好像很豐富,什么都試過,樣板戲,也有做過,我很努力, 雖沒有得到很多財富,金錢,但我得生活是求自在,不會尋求某一種得虛榮,我希望自己是給人們在靈魂上得引導,潛移默化,那管小小,我都覺得是好好?!?/p>
圖文綜合自:知乎等小綜、樹娃
感謝:比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