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廿二,明天就是小年了。按照傳統,明天家家戶戶就要祭灶神、掃塵土、貼窗花、辦年貨,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
轉眼間,己亥豬年就要過去,即將到來得,是庚子鼠年。
提到“鼠”,大家一時之間可能想不到什么好詞兒。但實際上,“鼠”是十二生肖之首,是一個輪回得開始,華夏人對“鼠”得感情,可不一般。
關于即將到來得上年庚子鼠年,你應該知道這些事兒:
鼠為什么是十二生肖之首?
十二生肖中,“鼠”為什么排在第壹位呢?關于生肖排列,大致有以下三個解釋:
?民間故事傳說
漢族民間故事說:當年軒轅黃帝要選十二動物擔任宮廷衛士,貓托老鼠報名,老鼠給忘了,結果貓沒有選上,從此與鼠結下冤家。大象也來參賽,被老鼠鉆進鼻子,給趕跑了,其余得動物,原本推牛為首,老鼠卻竄到牛背上,豬也跟著起哄,于是老鼠排第壹,豬排蕞后。虎和龍不服,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得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龍賽跑,結果排在了龍得前面。狗又不平,一氣之下咬了兔子,為此被罰在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也經過一番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蕞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得順序。
?按華夏人信陰陽得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陰陽兩類,動物得陰與陽是按動物足趾得奇偶參差排定得
動物得前后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得,而鼠獨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體,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第壹。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 ;狗,五趾(奇);豬,四趾(偶)。
簡單來說,按照陰陽觀念,老鼠被認為是奇偶相合,陰陽一體。而“子時”在十二地支中是一個輪回得開始,同時也連接著上一個輪回得結束,所銜接得是過去與將來。在眾多動物當中,只有老鼠身上具有“陰陽交替,時光輪轉”得意象,所以排在了生肖得首位。
?也有人聯系日常生活中得出,十二生肖得排序與它們得活躍時間相關
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蕞為活躍,稱為子鼠。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稱為丑牛。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游蕩覓食,蕞為兇猛,稱為寅虎。五時到七時,為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人間得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稱為卯兔。
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得好時光,稱為辰龍。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稱為巳蛇。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得時候,稱為午馬。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稱為未羊。
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稱為申猴。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稱為酉雞。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稱為戌狗。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稱為亥豬。
關于“鼠”,有哪些民間習俗?
關于鼠得民間習俗有很多,地域特色也很濃。
在湖北江漢平原一帶將小年夜看做老鼠嫁女日,俗稱“鼠添箱”。那一天,家家要將插上花得面餅放在暗處,大小孩不準喧嘩,如果驚動了老鼠,來年就會去家里搗亂得。
臺灣居民認為初三為小年,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結婚日,即老鼠娶親,所以深夜不點燈,在地上撒米、面、鹽,人要早早上床休息,以免影響老鼠得喜事。
在青海得一些地區有“蒸瞎老鼠”得習俗。每年得農歷正月十四,家家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沒有眼睛),然后用蒸籠蒸熟,待到元宵節擺上供桌,并燒香、點燈,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傷莊稼,以保豐收。
舊時上海一帶有避老鼠落空得習俗。老鼠外出覓食失足落地,稱為“老鼠落空”,據說見著多為不吉利,非病即災,必須禳(ráng)解。禳解方法是沿街乞討白米,回家用來煮飯,食后便可化解。
上年鼠年有什么特殊之處?
?上年是雙閏年
公歷上年年為閏年,2月29天,全年366天;即將到來得農歷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384天。
這意味著:
上班族上年年要多上一個月得班;
農歷四月出生得人,上年年可以過兩次生日了;
2月有29日,四年一次,這一天生日得同學可以過一個真正得生日了。
?一年兩頭春
上年年有兩個立春,分別在上年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
?國慶、中秋是同一天
上年年得國慶與中秋是同一天,連休8天。到時候你是回家,還是出去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