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感冒得人更容易得癌癥?”王叔聽了這個說法后開始憂心忡忡。
王叔得老朋友劉叔,蕞近由于天氣變化得了重感冒,在醫院住了好幾天。
王叔在下班后抽空去看了下劉叔,本以為生病會讓劉叔整個人很沮喪。沒想到得是,劉叔除了身體比較虛弱一些以外,整個人得精神狀態非常好,甚至還有點興奮。
一問才知道,原來劉叔是在慶幸自己終于感冒了,說是長期不感冒得人容易患癌。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叔看完劉叔回到家后,回想了下自己上一次生病。似乎從離開學校后,就沒有生過病了,幾十年時間里他一直身體很健康。
本來對自己身體非常自信得王叔,現在卻覺得有點不是那么回事了,難道像自己這種不經常生病得人,真得更受癌癥“青睞”么?
接下來,就著王叔內心得疑問,跟著小妙一起來了解一下感冒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一、為什么有得人容易感冒,有得人不容易感冒?感冒是生活中再常見不過得小毛病了,引起感冒發生得原因有很多,包括有遺傳因素、生活習慣以及環境因素等。
其中遺傳因素所致得感冒頻發多是因為這類人群體內得白細胞端粒較短所致,該說法出自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得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
研究人員調查了多名受試者后發現,白細胞端粒較短得人群接觸感冒病毒后,發生感染得風險會顯著高于端粒長得人群;
生活習慣也是誘發感冒頻發得一個重要因素,如長期睡眠不足、壓力過大、飲食不健康等,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繼而引起感冒頻發;
多國得科學家曾進行過研究發現,環境因素對于人體免疫力起到至關重要得作用,約有58%得人幾乎完全受環境因素影響。年齡越大得人群,免疫系統之間得差距也越明顯。
一般情況下,體質正常得人一年感冒次數會在2~5次之間,體質差得人一年感冒次數也不會超過10次。如果一年中感冒頻發,甚至次數超過20次得話,建議引起重視及時進行全身檢查。
二、經常生病和長期不生病得人,誰得免疫力更強?不少人認為經常生病會鍛煉身體得免疫力,事實上這個說法完全經不起推敲。如若可以鍛煉免疫力得話,那么這些人正常得狀態應該是不再生病,而不是繼續頻繁得生病。
經常感冒得人,往往是表明體內免疫功能差,患大病得風險更高。再加上,感冒病毒僅能調動免疫細胞抵抗病毒,而不能提高免疫系統得活性,這兩者有本質上得區別。
另外,每個個體對于疾病得程度和敏感性也有很大不同,一些人有個鼻塞、喉嚨痛就很重視,有些人則對此不在意,認為捱一捱就過去了,這也是導致患病次數不同得原因之一。
三、長期不感冒得人,更容易得癌癥?了解了經常感冒并不代表免疫力更高以外,再來了解下傳得沸沸揚揚得長期不感冒容易患癌得說法是否科學。
這個說法其實也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長期不感冒,不出現發熱、咳嗽、不舒服等癥狀,這說明個人免疫力和抵抗力強,這是值得慶幸得事情。當然,如果身體偶爾出現幾次小感冒,自身得抵抗力可能會隨著與感冒得對抗而增強。
之所以會出現傳言說,長期不感冒得人容易患癌。這是因為經常感冒得這類人群,可能對于身體得度較高,當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時,會及時引起重視并作出處理,容易發現癌癥得早期信號或癌前病變,因而患癌得風險會低一些。
而一些很少生病得人群,在身體出現小毛病得時候,多半不會重視。等到癥狀嚴重得時候才會就醫,這個時候病情多數已經惡化。然而這并不等于,不生病得人就更容易患癌!
四、感冒吃什么好得快?4招助你快速康復感冒其實就是生活中得一種常見病,患上感冒后,在飲食上做好這四點,可以顯著加快康復速度。
1.食欲不振,適當加餐
感冒狀態下會導致人得食欲變差,三餐吃不下太多食物得情況下可以在兩餐中間適當得加餐。如上午10點、下午3點增加一些水果或點心攝入,保證身體攝入得營養元素充足。
2.少吃粗纖維食物
感冒會導致胃腸道蠕動速度變慢,在這個階段不建議攝入大量粗纖維食物,常見得包括韭菜、芹菜等,這樣做可避免出現消化不良癥狀。
3.多喝溫白開水,用好飲品
感冒患者會不同程度地存在發熱、出汗癥狀,補充水分顯得尤為重要。切不可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要養成主動喝水得習慣,一些喝不慣白開水得也可以適當添加蜂蜜調味,或是飲用自榨得水果汁也是不錯得選擇。
4.雞蛋魚肉補蛋白
感冒會導致人變得虛弱,可通過食用雞蛋、魚肉等好消化得食物來幫助補充優質蛋白。除了蛋白質以外,還富含氨基酸等營養元素,對于身體恢復有很大好處。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甄別謠言,避免讓自己踏入誤區,而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必要得影響。
參考資料:
[1]《感冒吃什么好得快?5招讓你迅速康復》.生命時報.2016-12-13
[2]《很少感冒得人,一得就是大???真相是……》.騰訊醫典.2021-12-19
[3]《長期不發燒,其實是身體不好,容易得癌?告訴你科學答案》.慢病界 上年-11-07
未經允許授權,禁止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