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軍團·華夏軍號 :宋子洵 張光軒 寧春瑞
隆冬時節,第78集團軍某旅一場實戰化演練在雪野中拉開戰幕。
“敵”衛星過頂、通過“染毒”地帶……裝步三連連長林博洋帶領連隊穿過重重阻礙,徒步急行軍35公里,順利抵達宿營地。
此時,夕陽西下,氣溫陡降。林博洋組織全連安營扎寨。卸背囊、搭帳篷、架爐子……官兵分頭行動,各項工作有條不紊。
眼看一座座帳篷迅速搭起,林博洋長舒一口氣,一直懸著得心終于放下了。不料,電臺里傳來通報:“宿營地位置暴露,‘敵’坦克、步戰車正在逼近!”
“都到宿營地了,怎么會又來‘敵情’?”來不及多想,林博洋立刻發出“向預備地域轉移”得指令。然而面對突如其來得“敵情”,一些官兵亂了陣腳:有得班排小組各自為戰,爭相撤收物資,結果現場出現混亂。
經過1個多小時得武裝奔襲,全連有驚無險抵達預備地域。清點物資時,大家發現匆忙之中遺失了一些宿營物資。林博洋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連夜組織骨干召開作戰會研究下一步方案。
裝步三連得經歷并非個例。接連幾個夜晚,許多連隊都遭遇“特情”:坦克六連遭“敵”夜襲,多人“被俘”;小股“敵特”趁深夜潛入工兵連宿營地,“炸毀”多輛物資運輸車……
“戰場上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越是松懈得時候,越容易給敵人可乘之機。”在導調中心,該旅領導告訴感謝,他們針對以往“拉練到了宿營地就算完成任務”“熄燈后就不會出現敵情”等慣性思維,注重把演練課目設險設難,從戰備等級轉換開始,全程嵌入敵情背景,錘煉部隊應急應戰能力。
凌晨4時許,小股“敵人”再度來襲。林博洋指揮“尖刀班”前出應對,同時組織連隊撤收物資,“險情”很快解除。
該旅作訓科科長尚龍文介紹,此次演練在指揮行動、戰場管理等方面更加符合實戰要求,官兵得實戰意識明顯增強。演練結束,該旅立即組織復盤討論,認真梳理演練中暴露出得短板弱項,制訂針對性整改措施,調整完善訓練計劃,著力提升訓練實效。
(學習軍團·華夏軍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