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隱而入。陽還終陰,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注釋】
陰陽:陰陽二氣。動:動態。止:靜態。出:顯現。入:隱藏。還:循環,反復。極:極限,盡頭。德:恩德。形:形勢。苞:包裹,包含。施:施加。圓方:天地,捭闔,君臣,游說,事態。
【白話】
陽的屬性就是動態、行動;陰的屬性就是靜止、隱藏。(本質動靜屬性)用陽則是動態屬性,顯現出來,顯露在外;用陰則是靜止屬性,隱藏起來,隱匿在內。(顯隱屬性)陽的動態變化達到極致要歸于陰的靜止,陰的靜止狀態達到極致就要開始陽的動態變化。(極變屬性)根據陽動的屬性行動,實施治理,就要普施恩德,給人好處;根據陰靜的屬性行動,實施計劃,就要靜待形勢,成就機會。用陽來駕馭陰,就是用恩德造成形勢,把握機會,成就事業;用陰來駕馭陽就是扭轉形勢,創造恩德,成就事業。陰陽之間的對立與統一關系,最終都是遵循捭闔的道理。這其中蘊藏的一切理論都是天地陰陽變化開闔的道理、規律,是游說的根本法則,是制事謀劃之前必須通曉的真理,所以稱為“圓方”的門戶。
【解讀】
這一段是全文的總結,陰陽的含義要在抽象的哲理意義層面加以理解,是指陰陽二氣,二氣相交而產生萬物。陰陽的原理是對立統一,具體表現為:
第一,陰陽對立。陽的屬性為動態、運動;陰的屬性是靜態、隱藏。
第二,變化趨勢。陽變動的趨勢是顯現,陰變動的趨勢是隱匿。
第三,物極必反。陰陽消長,互相轉化,陽增長到盡處轉變為陰,陰增長到極處轉變為陽。四季變化中的二至就是例證,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
第四,陰陽互根,生化萬物。陽生萬物,陰成萬物。
第五,陰陽相合,陰陽一體。陽為氣,陰為形,陰陽相結、形氣統一是為萬物。
第六,陰陽相求,陰陽融合。陰陽一體,統一于道。
捭闔是天地陰陽之道。以君臣為例,以陽求陰象征君求臣,以陰結陽象征臣擇主,陰陽相求如同君臣和諧,朝堂安定。
利用陽動的屬性,則行動必須用陽謀。陽謀指的是公開的、光明正大使用的謀略,人人都可以知道。因此,用陽謀就是公開施加恩惠,創造恩德。使用德生利的策略,用恩惠、德政得人心,用仁德善行成就事業。所以是“以陽動者,德相生”。
利用陰靜的屬性,則行動必須用陰謀。陰謀指的是隱秘的、不讓人知道的謀略,一旦被別人知道就是泄密。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指的就是陰謀,陰謀最忌諱見光。陰謀就是暗中操作,暗中施加各種力量影響,推進、促成自己想要的形勢,所以是“以陰靜者,形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