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關山月
看到一個令人揪心的視頻。
在山東濰坊,一對夫妻離婚,孩子判給了爸爸。
媽媽離開的時候,孩子在爸爸懷里拼命掙扎,哭得撕心裂肺:
“你放開我,我不跟你!媽媽,你別走!”
聽到孩子歇斯底里的哭聲,我也忍不住淚目了。
突然想起韓劇《夫妻的世界》里,
爸爸出軌,媽媽離婚,兩人爭搶唯一的兒子。
最后媽媽強行帶走了兒子,把他帶到河邊,邊哭邊逼問他:
“你到底選爸爸還是媽媽?
如果你去爸爸那里,媽媽就去死!
即便如此,你也要去爸爸那里,媽媽死了也無所謂嗎?”
為什么我們常說:離婚最可憐的就是那個無辜的孩子呢?
最傷孩子的是離婚嗎?
不是。
而是那些365天里,不經意的點滴。
他承受了我們這段婚姻里失敗的代價,情緒的發泄,爭吵時的面目全非,以及分開后的彼此怨懟和仇視……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記得之前有個很火的帖子,
有個網友搞不懂為什么一向相敬如賓的父母非要離婚,直到他看到這一幕,才明白:
冬天冷,媽媽習慣在馬桶上加一個坐墊。
但老爸要求:上完廁所必須把馬桶坐墊掀上去,不然他不方便上廁所。
有一次,媽媽忘記把坐墊掀上去,爸爸竟然直接尿在上面,嘴里還說:
給你長個教訓。
媽媽當時真的氣得渾身發抖,非要離婚。
后來爸爸二婚后,他去爸爸家住。
上完廁所下意識地把坐墊掀上去,一會那個阿姨出來問:是你把坐墊掀上去的嗎?
不用掀上去的,你爸怕我上廁所不方便,習慣把坐墊放下來。
網友說,她當時心頭一震,臉色特別難看。
她終于明白,原來老爸不是不懂得對別人好,他只是不會對媽媽好。
這也是后來為什么她30歲都沒有邁入婚姻的原因。
因為只要一想到父親當時故意尿在馬桶蓋上那種惡劣的行為,看到媽媽難堪后一臉解氣又得意的表情,她怎么都說服不了自己去相信一段關系。
突然想到《我的前半生》里的一幕:
羅子君一趟又一趟地堵住陳俊生,卑微又心酸地哀求:
我舍不得你,我舍不得這個家,我舍不得讓平兒變成單親家庭的孩子。
我真的希望你可以離開那個女人,只要你愿意離開她,我給你時間,只要你跟她劃清界限。
可陳俊生呢?
一句簡單的話就足以殺人不見血:
我愛她,無可救藥地愛她。
真的,婚姻絕不是一個孩子的避風港,父母相愛才是。
父母之間感情如何,孩子其實心里比誰都清楚。
是一個小小的馬桶蓋,還是水槽里堆積如山的碗;
是只聽見電視聲音的漫長沉默,還是房間里相隔最遠的躲閃目光;
是一人一頭的雙人床,也是夜不歸宿的12點。
愛是騙不了人的,即使捂住嘴巴也會從眼睛里跑出來,
不愛也是。
結婚是為了幸福,離婚也是
我之前做過一些孩子的心理咨詢。
與大家預想中離異家庭孩子心理問題比較多的情況不同,
反而是一些父母婚姻存續,卻岌岌可危的家庭中的孩子反應異常激烈。
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女孩子在做著心理疏導的時候崩潰大哭:
我活不下去了,我不想回家,
我好害怕,你能救救我嗎?
她原本風平浪靜的生活,在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天翻地覆。
那天晚上,她在家看著電視,突然媽媽滿臉淚珠,披頭散發地跑進來:
你知道,你爸外面有女人了,都3年了。
緊接著,她爸突然沖進來,惱羞成怒地打她媽媽:讓你胡說,給我閉嘴。
她嚇得直哭,拉住她爸爸,可力氣根本抵不上一個成年男子。
無計可施的她只能跪在地上不住地跟爸爸磕頭:
求求你,別打我媽了。
從那天以后,她的青春期和快樂就戛然而止了。
反正已經破罐子破摔了,父母毫無顧忌地在她面前展露兩個成年人互相的怨恨與撕扯。
只要她一在家,媽媽就在她耳邊講爸爸和那個女人的故事,講爸爸如何欺負自己……
有天媽媽在洗澡,凌晨12點多,爸爸打開門就“哐”砸碎了啤酒瓶,沖進衛生間里就要捅媽媽,嚇得她直接用手去抓,碎玻璃扎了滿手血……
甚至有天爸爸直接拿著一把菜刀堵住門口,白色鞋柜上砍得全是裂痕……
她每天晚上都反射性地恐懼,全身止不住地發抖,就盯著墻上的鐘表看,怕爸爸喝醉酒晚回來,又怕他回來……
爸媽每吵一次,女孩的心理防線就崩潰一次。她一邊強裝鎮定地讓父母冷靜,一邊回到自己的房間里縮在地上抱頭痛哭。
她不止一次地跪在地上求爸爸不要發瘋,勸媽媽趕緊離婚。
可是盡管如此,媽媽還拖著不離婚:我絕不會讓他們如意的,我不好過,也不能讓他們好過……
“噩夢般的生活”,是她對那個人生中本該最美妙的暑假的形容。
女孩不停地用打自己耳光,懲罰自己的方式來抵觸現實的殘酷。
我永遠也忘不了這個孩子破碎的眼淚,和那句讓人心揪的話: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他們離婚。
而今8年過去了,每次回訪都會發現,那個孩子還沒有治愈自己。
她不再相信父母,不相信家庭,也不相信任何一個人,任何一段感情。
她緊緊地把自己包裹在殼子里,刺猬一般地懷疑著這個世界,始終一個人頑固地對抗所有惡意。
而這樣殘忍的故事,我遇到的并不止一例。
到底什么才是最傷害一個孩子的呢?
是離婚嗎?
不是。
而是那些父母在孩子面前無休止的爭吵、撕扯和互相傷害。
有人經常會問:我到底該不該結束一段婚姻呢?
我想請你先思考一下這3個問題:
如果當你覺得這段婚姻已經面目全非了,離開對雙方都好;
當你一想到自己還要和這個人相處幾十年,就感到窒息,噩夢的時候;
當你的孩子都在不停地請求你,希望你,快點離婚的時候;
那就真的,沒救了。
與其把恨意帶給孩子,把殘忍的撕逼現場留給孩子一生的痛苦的記憶,
還不如趁早體面地離開。
與其讓別人撐傘,
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
婚姻、家庭、人生不外如是。
離婚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婚姻到底是什么呢?
她是深情愛意,是點點滴滴,是曾經回憶,
也是彼此憎惡,是暗無天日,是對簿公堂;
她是支撐我們脆弱和崩潰,撫摸彼此發絲的堅定與愛意,
也是熱戀散場激情退卻后,如鯁在喉的白米粒和蚊子血;
溫柔是她,風浪也是她。
想起黃磊寫給妻子的一封情書,洋洋灑灑幾千字,回憶25年風風雨雨的婚姻生活,內容甜得有些發齁。
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三個字:孫姑娘。
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幸運不是每個人都會有。
如果你覺得我們還可以再堅持一下,那就共同努力,畢竟感情沒有捷徑,只有經營。
如果,你們真的堅持不下去了,也沒關系。
不是誰對是錯,孰是孰非,
而是婚姻這趟車年久失修,再堅硬的磚瓦也裂了縫,不撞南墻不回頭的熱血已然冷卻,已經到這了。
曾經的愛是真的,現在的不愛也是真的。
那我們就此別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哪怕不再是夫妻,也是可以互相問候的朋友,是可以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
離婚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從這一刻,才是真正考驗一對父母的較量。
往后余生,你可以為自己而活,但永遠不要忘了用實際行動告訴你的孩子:
我們依然是你的爸爸媽媽,
我們只是換種方式繼續愛你。
畢竟,結婚是為了幸福,離婚也是。
—— End ——
作者:關山月,自由撰稿人,走人間世,寫世間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