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市場買菜,一位近花甲之年的婦女攤位前,有一小堆土豆和一個冬瓜。我買了她的那堆土豆。她說:“你就幫幫我的忙,把這個冬瓜也拿去吧。要放中午學了,我要趕緊回家做飯。晚了飯,兒子又要發脾氣了。”我又買了她的冬瓜。她說:“謝謝你。我有兩個孩子。女兒已嫁人,這個兒子是我四十五歲那年生的。我和他爸老來得子。從小沒動過他一指頭,什么都依著他,家里什么活也不讓他干,光讓他上學。現在十四歲,上初中。個子長成了,力氣也大了。在家稍不如意,就摔摔打打,罵罵咧咧。大人的話一點不聽,說他急了,就對我和他爸爸又打又罵。我們真沒辦法,都不想活了。”說著眼淚汪汪,一直嘆氣。我說:“孩子慢慢接受教育,長大就好了。你一兒一女一枝花,多好啊。”隨后又安慰了她一番,她情緒才穩定下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孩子就是一塊天然璞玉,要靠雕琢研磨。對孩子從小教育培養,讓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明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不能一味嬌慣溺愛,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孩子出世后,無論華夏傳統的性善論,還是西方的性惡論。都說明必須要對孩子從小不失時機地進行教育。我認為這個十四歲的男孩,之所以對父母這樣的態度,是因為這對夫婦,從小過度嬌慣溺愛孩子造成的。光讓孩子吃好,喝好,穿好,玩好。孩子有什么要求,不論合理不合理,不加拒絕,一味滿足。從而養成了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不體諒別人的行為習慣。形成了我行我素,唯我獨尊,自以為是的性格。這對夫婦對孩子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正面教育,自己釀造的苦酒自己飲。古人云:嬌兒無孝子。這個孩子如果不及時加強教育,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將來一定不是一個對父母盡孝的人,更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甚至會變成人渣。
當然,這個男孩也正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叛逆期。由于父母平時的過度嬌慣溺愛,他表現出來的叛逆性格會比一般孩子更加劇烈,更加瘋狂,更加不可思議。更要及時進行恰當的心理溝通,正面疏導,耐心細致的教育。讓他避免過激行為,順順利利度過生理叛逆期,健健康康走好人生之路。
很顯然,這個十四歲的男孩變成今天這個樣子,都是他的父母平時過度嬌慣和溺愛,和孩子這個年齡段所形成的叛逆性格,這兩方面造成的。
各位同仁,各位老師您有什么好的辦法幫幫這對夫婦,幫幫這個十四歲的孩子,解救這個家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