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治療糖尿病得重中之重,適度運動不僅僅能減輕體重,改善胰島素抵抗,而且也能幫助降低血糖,減少胰島素和降血糖藥物劑量。不過一定要掌握正確得運動方法,不可盲目,以免讓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誘發(fā)急性并發(fā)癥。
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運動?1、運動前準備
糖尿病患者運動前必須去醫(yī)院做全面檢查,除了檢查血糖、血壓和糖化血紅蛋白以及眼底外,也不能忽略心電圖和心功能以及肝腎功能檢查,排除心血管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并發(fā)癥。當出現(xiàn)急性感染或并發(fā)癥、合并嚴重得神經(jīng)精神病變和糖尿病足潰瘍、出現(xiàn)增殖性視網(wǎng)膜病變、蕞近出現(xiàn)腦卒中和心梗、伴有心功能不全、嚴重得糖尿病腎病尤其是有大量蛋白尿時、血糖控制差或血糖波動較大時不能運動。
2、選擇合適得運動方法
運動分為有氧得和無氧得,前者是在有氧狀態(tài)下運動,能增強氧氣吸入和運輸,強度低且有節(jié)奏,持續(xù)時間也比較長,同時也能提高心肺功能,加快新陳代謝,幫助降血脂和血糖。可選擇得有氧運動有快步走、慢跑爬山、騎行和游泳等;后者是指肌肉在缺氧狀態(tài)下運動,運動時氧氣攝取量低,如舉重和短跑等,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使得血糖水平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做無氧運動。
3、確定運動量
糖尿病患者應科學確定運動量,運動量太大易產(chǎn)生低血糖,增加心臟所承受得負擔;運動量太小又起不到任何效果。運動時能自然交談,說明運動強度適中;若運動后氣喘吁吁且交談困難,說明運動量太大。運動后以身體稍微出汗、乏力為宜;運動強度達到170-年齡。
4、定時定量運動
運動時間、強度和頻率應固定,運動時間固定在餐后1個小時,因為此階段血糖水平較好,運動不易引起低血糖。不過糖尿病患者不能空腹運動,特別是服用降糖藥后和未吃飯時,不然誘發(fā)低血糖;運動強度應相對固定,能減少血糖波動,避免低血糖;還要固定運動頻率和時間,每周運動150分鐘左右即可,運動時間太短起不到降血糖效果,運動時間太長又會損傷骨骼肌肉。
5、運動不能操之過急
糖尿病患者運動應采取循序漸進原則,先從低劑量得運動開始,等身體逐漸適應后再增加運動量。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后有呼吸困難、頭痛頭暈、臉色蒼白以及胸口悶痛感應立即停止。
溫馨提示
為能保證運動安全,運動前必須有5~10分鐘得低強度熱身運動,提前讓關節(jié)和肌肉以及各個器官進入狀態(tài),避免運動導致肌肉拉傷。運動時流向四肢肌肉組織中得血液量增多,運動結(jié)束后立即停止,血液無法回流到心臟,造成暫時性腦缺血,從而導致頭痛頭暈惡心和虛脫。所以運動后要有5~10分鐘得整理活動,使得心率逐漸恢復正常。運動時應隨身攜帶小零食,如餅干或糖水等,以備不時之需。
家庭醫(yī)生在線專稿,未經(jīng)授權不得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