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感謝 蔡君彥 通訊員 桑暄越
《抗洪之歌——鄭州詩人抗洪搶險救災詩抄》新書日前首次,93位詩人、319首(闋)古體詩詞、9首新詩,真實記錄了這場城鄉保衛戰中發生得一幕幕感天動地得故事……這是在鄭州詩詞學會建會25周年、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建會30周年之際,鄭州市詩詞屆界響起得又一次集結號。
“在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特殊而又嚴峻得暴雨災害,詩詞界得同志們表現出了很強得政治敏感性和責任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站穩群眾立場,積極主動,與全市人民一起,和前來支援得各地救援隊伍一道,團結奮戰,一邊抗洪、一邊創作優秀作品。”在《抗洪之歌——鄭州詩人抗洪搶險救災詩抄》得首次座談會上,鄭州詩詞學會、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會長姚待獻感慨道。多年來鄭州詩詞學會、老年詩詞研究會緊貼時代脈搏,通過詩歌創作,謳歌新時代、傳播正能量,記錄了城市發展,抒發了百姓情懷。
據了解,鄭州詩詞學會、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分別成立于1996年、1991年,后來兩個學會合并,兩個牌子、一套班子,現有會員近2000人。幾年前,會長姚待獻明確提出,希望廣大老年會員爭做新時代有追求有作為得文化老人,展示應有得風釆與榮光。并于近年提出鄭州詩詞界要緊抓詩詞“為誰服務”這一根本問題,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得“雙百”方針,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得“二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得創作導向,為進一步提高鄭州人民得幸福指數而進行創作。學會內部管理規范有序,機關面貌煥然一新。2019年12月,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榮獲中央組織部頒發得“華夏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2020年春節,祖國大地被突如其來得新冠疫情襲擊,一場沒有硝煙得抗疫之戰全面打響。鄭州詩詞學會得詩人們,在姚待獻得帶領下,紛紛拿起如椽大筆,以詩詞形式和華夏人民一起,投入到抗擊疫情一線得戰斗,著就《贊歌獻給功勛與英雄》。來自華夏各地得近千首(闋)詩詞佳作入著,大量來自“抗疫一線”英雄得湖北武漢詩人作品收錄其中。姚待獻帶領大家把書送到了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送出了鄭州、送出了河南,送到了湖北武漢,送到了北京,送到了港澳地區。引發了China、省、市內外十數家新聞得連續報道,得到了社會各界得及充分肯定。
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社會。鄭州詩詞學會一直重視詩詞普及教育工作,廣泛組織市縣兩級詩詞名家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志愿輔導活動。截至目前,共有120余人參與活動,開展各種詩詞講座300余場,培訓輔導詩詞愛好者8300余人次。部分學會老師到河工大,幫助指導“藍島文學社”工作,輔導學生寫詩填詞,召開詩詞交流座談會,對學生新作進行點評,推薦11人多首詩詞在學會刊物上發表,調動了青年學生創作積極性。
守正創新、碩果累累。移動互聯快速發展,鄭州詩詞學會積極探索新時代詩詞發展新模式,運用互聯網平臺加快傳統詩詞創作得提升發展,每年平均刊載會員詩詞作品8000余首(闋)、書畫作品600多副。其中,鄭州女子詩社《甘棠》網上發表作品500余首,受到海內外得廣泛。
近年來,鄭州詩詞學會積極組織會員深入十幾個市縣采風觀摩,開展現場詩詞研究,讓廣大會員親身感受改革開放以來得巨大變化,以詩詞形式多方面贊頌黨得建設和經濟發展得新風貌新成就。僅2015年以來,就感謝出版了《善愛德榮興業潤世·鄭州慈善詩詞選》《大美鄭州》《鄭州詩詞百家》《當代詩人看鄭州》《老干部之歌》《二七風采》《新鄭頌歌》《新時代新竹林》《賦說中原》《詩研專輯》1—5卷等百余部詩詞專輯,刊登詩詞8萬余首(闋),詩研文章150篇。近兩年來,又組織會員到孟州市、焦作市采風,并出版詩集《圓夢之州》《 重彩焦作》,深受當地人民好評。
風雨砥礪春華秋實,三十年恰是風華正茂。鄭州詩詞學會、老年詩詞研究會已逐步形成貼近時代講政治、健康向上有溫度、團結和諧凝聚強、踴躍創作精品多得良好局面。未來,正如姚待獻在學會舉行得重陽祝壽詩會活動上所講:廣大詩詞愛好者肩負著弘揚傳統、普及經典、創新發展得重任,將勠力同心,艱苦奮斗,努力開創詩詞工作服務黨和政府大局得新境界,創造詩詞事業滿足人民需求得新氣象,構建詩詞創作緊貼時代發展得新格局。
大河新聞 感謝:端木繁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