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精神耀香江)特寫:“體育熱” 在夢開始得地方
中新社香港12月4日電 題:“體育熱”在夢開始得地方
中新社感謝 韓星童
12月4日上午,正進行“奧運健兒展風采”運動示范得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內,歡呼與掌聲一陣高過一陣。迭起得高潮從乒乓球運動員馬龍與許昕再現“魔力轉圈圈”,到羽毛球運動員王懿律得誠實發言“訓練太累笑不出來”,當然還有舉重運動員呂小軍斗志昂揚得“少年,奮斗吧!”
這是內地奧運健兒訪港代表團抵港第二日,也是代表團在港得首場公開表演。運動員們兵分兩路,一組于伊利沙伯體育館示范羽毛球、擊劍、體操、乒乓球,另一組則在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示范跳水和游泳。
12月4日上午,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得部分運動員來到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向現場觀眾示范表演體操、蹦床、羽毛球、擊劍、乒乓球等項目。中新社感謝 張煒 攝
早晨8時許,距離活動開始還有一個多小時,體育館外觀眾已排起數十米得長隊,有乒乓球球迷自制馬龍和許昕得應援手幅和紀念卡片,上面印有他們在賽場得照片;也有羽毛球球迷手抱一只大黃鴨公仔和望遠鏡,“我是王懿律和黃東萍得粉絲,他們得混雙組合叫‘黃鴨’組合,所以帶來一只憨厚得鴨子為他們加油?!?/p>
示范表演開始前,場內正中央得屏幕上播放起華夏China隊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得精彩賽事片段和奪冠瞬間。盡管時隔約4個月,體育競技所蘊涵得拼搏精神,以及帶來得雀躍、鼓舞、感動,依然觸動著現場觀眾。
圖為羽毛球運動員黃東萍得粉絲用望遠鏡觀看黃東萍和王懿律得表演。中新社感謝 張煒 攝
當屏幕畫面漸漸淡去,下一刻便是期待已久得運動員入場,場館內得觀眾隨即沸騰起來,爆發出震耳欲聾得尖叫聲。
運動員們微笑揮手致意,并在其后得多個項目中展現了各自得“體育雜技”,如“雙杠王”體操運動員鄒敬園倒立雙杠上擺出可愛搞怪得造型;馬龍和許昕玩起“魔力轉圈圈”——繞著乒乓球桌從欄內打到欄外。
圖為擊劍運動員孫一文(右)與香港運動員表演擊劍。中新社感謝 張煒 攝
香港運動員亦逐一登場,與內地運動員同場競技,除了羽毛球和乒乓球兩地運動員組隊雙打外,素有香港“劍擊女神”之稱得江旻憓與內地擊劍運動員孫一文亦來了一場“巔峰”對決,兩人互動十分有愛,從臺下聊到臺上,談及訓練目標等,江旻憓大方摟住孫一文,笑道:“我要多向孫姐學習。”
活動中還有一個有趣插曲:只見馬龍和許昕笑著走向觀眾席一角,感謝順著他們得目光發現,那里竟坐著“大師姐”、前乒乓球名將張怡寧和“跳水皇后”郭晶晶,四人寒暄后玩起自拍。
圖為乒乓球運動員馬龍與許昕和香港運動員配對表演。中新社感謝 張煒 攝
活動尾聲,許昕主動說起他與香港得淵源。2009年得東亞運動會,他正是在伊利沙伯體育館獲得了成年后第壹個第一名,從此踏上追夢之旅。“對我來說,香港是我夢啟航得第壹個城市,我也希望,這里是所有優秀運動員追夢得開始?!?/p>
馬龍也趁此機會鼓勵香港年輕運動員:“你永遠比自己想像中更強大?!彼谕A夏香港乒乓球隊在東京奧運會奪得得好成績,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體育事業,“我也希望他們會喜歡乒乓球?!?/p>
圖為羽毛球運動員黃東萍和王懿律與香港運動員配對進行表演賽。中新社感謝 張煒 攝
暖心得鼓勵顯然已傳遞到了現場觀眾,梁同學抱著相機站在體育館外久久不愿離開,接受感謝采訪時還在回味見到偶像馬龍和許昕得興奮。他是一名青少年乒乓球球員,正參與香港乒乓總會推出得“青苗乒乓球培訓計劃”,夢想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全職運動員。他說,內地運動健兒訪港不僅做了精彩示范表演,也鼓舞了香港運動員。
同樣懷抱運動員夢想得8歲小朋友張琮麟,正抱著一只熊貓公仔站在場外拍照留念。他平時每周都會練習擊劍,見到颯爽英姿得江旻憓與孫一文,及為香港奪得回歸后第壹枚奧運金牌得擊劍運動員張家朗,令他非常高興,“我要好好努力,做好自己,希望有一天可以跟劍擊哥哥和姐姐一樣棒。”
表演落幕,觀眾三三兩兩意猶未盡地離場。對于許多人來說,這并不僅是一次追“星”、一場運動示范表演,更是在心間播下夢得種子,從此奮力生長枝繁葉茂,一如十余年前得許昕,嶄新得人生在這里啟航。(完)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