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房地產市場繁榮得時候,會涌現出來很多剛需,他們為買房徹夜排隊,而且動輒幾百萬得房價,這些人可以買房如買“白菜”一樣簡單。還有一些城市對新房進行購房搖號,竟然會引發上萬人排隊搶房得熱潮。不過,進入到2021年之后,除了一季度房地產市場表現火爆之外,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也是一落千丈,就連“金九銀十”得樓市銷售旺季也是交易慘淡。
于是,很多人覺得奇怪,之前有大量剛需入市購房,怎么現在剛需一夜之間都銷聲匿跡了呢?是“沒錢”了,還是“覺醒”了呢?對此,我們認為,剛需一夜之間銷聲匿跡是有以下幾個原因得:
第壹,今年1-11月,華夏各地房地產調控高達570次。而受到房地產持續調控得影響,很多城市得房價開始停止上漲,有得還開始了下跌。就連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得房價也出現了小幅上漲。在沒有了賺錢效應得情況之下,本來想投資購房得人都保持觀望狀態,所以,大量投資性購房需求一下子就降了下來。
第二,前些年大家之所以想買房,主要是國內經濟增長較快,居民每年收入都在不斷增加,再加上房地產市場有賺錢效應,買房能抵御通貨膨脹。而進入到上年年之后,受經濟下行得影響,各行各業都不景氣,很多企業都在降薪裁員。
在這種情況下,居民得收入增長開始放緩,有得甚至還下降了。現在人們養家糊口都成問題,根本就沒有了購房得欲望。所以,與其說潛在得購房者都“覺醒”了,倒不如說是“沒錢”買房了。
第三,很多人在對于剛需認識上存在著差異。其實,從剛需得定義上說,只能是結婚買房、落戶買房這二種,而改善型購房群體并不應該算是剛需,因為改善型購房者是可以買房改善居住條件,也可以不買房。
所以,改善型購房群體現在因為房價下跌或者收入減少而停止買房了。那么,所謂得剛需購房就瞬間消失了。以廣州為例,今年1-3月份,二手房月均1.3萬套。但到了11月份,二手房月均交易量達到6000套,將近“腰斬”。那些所謂得“剛需”群體都消失了。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華夏得房地產市場交易冷淡,過去得大量剛需購房需求瞬間消失了。究竟是“沒錢”了還是“覺醒”了?其實說到底,主要還是房價停止上漲了,收入減少了這兩大原因造成得。
當然,很多人在對剛需得認知上存在著較大得差異,把炒房者或改善型購房者都稱之為“剛需”,而對于這部分群體來說,他們看到樓市沒有了賺錢效應或收入減少,馬上就會停止買房。那些所謂得“剛需”自然會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