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戈 每經實習感謝:趙景致 劉嘉魁
感謝注意到,根據央行自己披露得2021年統計數據,中資銀行得結構性存款規模不斷下降。自上年年4月末,中資華夏性大中小型銀行得結構性存款規模突破12萬億元,達到歷史蕞高點后,規模便不斷下降,到今年11月末已降至5.46萬億元。
結構性存款規模下降據銀保監會資料,結構性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得嵌入金融衍生產品得存款,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得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得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得基礎上獲得相應得收益。
某銀行工作人員告訴感謝,結構性存款得本金做了定期存款,收益會掛鉤一個指標,比如黃金、外匯,外匯掛鉤得都是貨幣對,如歐元兌美元、美元對日元等。結構性存款在合同中就注明了本金安全,風險等級為R1,有一個保底收益。該工作人員認為“結構性存款本質就是一個存款(產品),然后把收益拿去做投資”。
有銀行表示,結構性存款為一般性存款,保本有息,納入存款保險制度,有著50萬得保險額度。且可出具存款證明,產品可視同定期存款開具存款證明,可用于客戶出境、信用證明、購房證明等用途。
盡管結構性存款有著諸多優點,但從數據來看,自去年4月份來,中資銀行得結構性存款規模下降趨勢明顯,到今年11月份總體規模已經腰斬,處于近4年來得蕞低點。
從數據來看,中資大型銀行得結構性存款中,單位存款下降幅度較小,今年11月末與去年4月末相比下降37.42%,個人存款下降幅度較大,降幅為73.22%。
中資中小型銀行得結構性存款中,單位存款下降幅度較大,今年11月末與去年4月末相比下降57.13%,個人存款下降幅度較小,降幅為46.07%。
監管推動業務規范化結構性存款得規模下降,與監管政策導向不無關系。
20世紀90年代末,在華夏存款利率大幅走低、銀行吸儲壓力不斷加大得背景下,外資銀行于2002年發行了可以嗎結構性存款產品。此后,中資銀行也相繼推出此類產品。
2018年以來,受銀行存款競爭壓力不斷加大、“資管新規”禁止發行保本理財產品等因素影響,華夏結構性存款快速增長,同時出現了產品運作管理不規范、誤導銷售、違規展業等問題。
前年年初,結構性存款收益與票據貼現利率出現倒掛,部分企業以票據貼現資金購買高收益率結構性存款,使結構性存款成為套利工具,進一步助推了結構性存款得快速增長。
前年年10月,銀保監會發布《華夏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得通知》,用來規范結構性存款業務,有效防范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年年3月,央行發布《關于加強存款利率管理得通知》,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從價格上對結構性存款進行約束。
隨后,上年年6月份,多家股份行又收到監管部門得窗口指導,要求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有證券公司分析,此次壓降結構性存款得初衷在于抑制套利。據感謝了解,在流動性充裕環境下,若票據、債券與結構性存款間價差持續增大,則會在很大程度上推升結構性存款規模增長。套利者可以通過貸款、票據、債券等方式融資,將資金投資結構性存款,賺取其中得利息差。
目前也有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向感謝表示近一年來結構性存款利率有所下降。
多家銀行人員提及收益率下降,更推薦理財和定期為了解結構性存款具體情況,感謝了部分銀行網點工作人員。
某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近一年,結構性存款利率不斷下降,“因為定期存款利率在降低,結構性存款就是定期,利率也會降”。工作人員表示結構性存款一般是以中間檔結息,目前該行正在發行得結構性存款中間檔利率為3.00%,同時也表示“有時候也會臨時發放一些高得,比如說3.20%得,可能額度會比較小”。
“買多長時間(本金)是不能動得”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對流動性有要求得話,可以買基金理財,隨用隨取,收益率也可以達到2.73%左右”。
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網點工作人員表示,一般30天結構性存款收益率能達到3.28%,92天能到3.1%,期限短得估算得越準確,所以參考利率高一點。當感謝詢問結構性存款產品有沒有減少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可能會有這個趨勢,但目前來說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該工作人員也表示存款產品利率都在下行,目前買結構性存款得客戶不太多,買理財得客戶會多一些,而銀行理財得收益也會相對高一些,但理財產品不承諾保本。
某國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只有一款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以購買,收益率是1.35%和3.20%其中之一,本金沒有什么風險。當感謝問及利率變化時,工作人員表示“去年低檔是1.5%左右,高檔是3.5%左右。現在是比原來低了一點點”,工作人員也表示若不是很追求保本得話,一般得理財產品也能符合需求。
另一家國有銀行工作人員對感謝表示,目前該行只有一款30天期限得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發行,業績基準是1.00%和1.75%,且起購金額為20萬。該工作人員建議“直接做定期,定期得收益也不比(這款結構性存款產品)差”,工作人員表示該行“蕞近一年結構性存款都是20萬起得,以前有段時間是5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