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內一起心臟驟停,在AED參與急救下,患者被救回;白云山一名長者心臟驟停,還是在AED參與急救下,患者成功康復;就是今年下半年得不完全統(tǒng)計顯示,AED推廣后廣州已先后成功救治了4名院外心跳驟停患者得生命……AED作為糾正室顫患者重要工具,其在心臟驟停急救方面得神奇功效,讓其有了急救神器得美譽。正是基于此,越來越多得城市將AED進學校、進公共場所、交通站點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來進行推進。
18日上午,由廣東省人民醫(yī)院省醫(yī)醫(yī)療慈善基金籌措資金購買得14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贈送給了廣東實驗中學、廣東廣雅中學、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廣州市培正中學四所學校,醫(yī)院院長余學清教授表示,不僅是急救設備得捐獻,省醫(yī)得可以團隊還將定期前往中小學校進行院前急救知識培訓,讓院前急救理念深入人心。
在捐贈儀式上,廣東省人民醫(yī)院余學清院長、何斌副書記代表廣東省人民醫(yī)院醫(yī)療慈善基金給四所學校捐贈了AED。與此同時,還計劃每年在每所學校至少開展2場急救培訓,培訓對象涵蓋中學生及教職工、培訓形式也包括大班制及小班教學等多種形式,旨在持續(xù)性地提供可以急救培訓,提高全社會對急救培訓得認知。
據(jù)悉,根據(jù)China心血管中心前年年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華夏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但與之形成對比得是華夏公共場所AED配置比例低,公共場合工作人員不懂如何使用AED。除此之外,華夏民眾急救培訓率也僅1.2%左右,遠低于發(fā)達China,但在急救中有“回天術”之稱得心肺復蘇術,鍵時刻能夠讓人“起死回生”。但現(xiàn)狀是因不懂施行心肺復蘇術(CPR)急救,延誤了搶救時機,導致生命消逝得情況屢屢發(fā)生。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院長余學清表示:“華夏現(xiàn)在民眾急救培訓率遠低于歐美等發(fā)達China,在中學生群體中推廣急救技術,能讓更多中學生敢于施救、懂得施救。”后續(xù)省醫(yī)也計劃為更多公共場所得工作人員開展急救培訓、結合“健康直通車”、科普講座、鄉(xiāng)村振興等工作開展急救培訓推廣項目,提升公共場所得急救意識和水平,進一步深入搭建急救培訓推廣平臺,擴大我院得急救公益培訓得輻射范圍和影響力。
1月13日及1月18日下午,廣東培正中學及廣州市第十六中學率先開展中學生急救培訓,培正中學參加培訓得學生表示:讀小學時,他們參與得火災逃生培訓,學習目得是為了自救?,F(xiàn)在作為中學生,參加急救培訓,學習目得是為了救人,這讓他感到非常自豪。
2015年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啟動“讓心跳延續(xù)”心肺復蘇術培訓公益項目,在華南理工大學、執(zhí)信中學、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多所學校開展CPR培訓,近萬名學生受益。上年年與廣州地鐵開展公益合作,為廣州地鐵捐贈一批AED及為200名地鐵員工開展急救培訓,進一步提高地鐵車站工作人員得應急急救水平,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得出行服務。
采寫: 王道斌
通訊員 張藍溪 靳婷 陳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