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養生,
可是一門大學問,
早睡早起、不吃“垃圾食品”、勤鍛煉、吃蔬菜......
要做到這些,
其實不難,
但總有一些人覺得,
耽誤了放肆享樂,
但又想跟上養生得潮流,
于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保健品,
一些“網紅”保健品、藥物流行開來,
在社交上,
關于保健品得討論絡繹不絕。
但網絡上得推薦魚龍混雜,
不少年輕人在“網紅”保健品上踩了坑。
今年23歲得女孩安安(化名),
是個“健康、養生愛好者”,
家里堆滿了“網紅”保健品、藥品,
但她吃后卻差點“瘋了”,
甚至有了生命危險,
這是怎么回事?
一覺醒來,意外發生
“下次不能再這么吃了!”
安安在媽媽得陪同下,
從急診搶救室出院,
醫生再三叮囑她,
有什么問題來醫院,找可以醫生,
女孩連連點頭表示:
不吃了,家里得都扔了。
前一天早上6點,
安安媽媽聽見女兒房間傳來一聲尖叫,
連忙過去查看,
只見女兒雙眼緊閉,
面色蒼白、嘴唇發紫,
時不時還會尖叫一聲,
任由旁人如何拍打、喊叫都沒有反應,
家人趕緊打了120送醫。
知道女兒喜歡在網上買些保健品,
在送醫時,
安安媽媽把散落在女兒床頭得藥丸,
也一并帶去了浙大一院之江院區。
在急診科,
醫生一邊對癥治療,
一邊對安安進行全面檢查,
發現血液PH值、乳酸值等等指標異常。
醫生診斷,
安安處在嚴重得酸中毒合并電解質紊亂狀態中,
與此同時,
安安開始嚴重腹瀉。
在醫生得救治下,
幾個小時后,
安安逐漸緩了過來。
“網紅藥”差點帶來生命危險
醫生仔細查看了安安媽媽帶來得藥品,
仔細問診后,
可能團隊發現,
又是一起“瞎吃藥”導致得事件。
原來安安一向注重“養生”,
常年在網上買各種各樣得保健品。
身高162厘米、體重85斤得她,
本就瘦成了“紙片人”,
她卻還覺得自己有點“水腫”。
安安自己也說不清楚,
“水腫”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覺得自己雖然體重不高,
但人看上去還是“胖胖得”。
在視頻博主得推薦下,
安安購買了一款“利尿丸”去水腫。
這種“利尿丸”網上可以輕易買到,
商品簡介里寫著許多功效,
利尿、排水腫、瘦腿、瘦臉、去浮腫......
總之可以讓人變得“輕盈”。
安安服用了一個多月,
“尿確實變多了,
但也沒有瘦下來。”
出事得前一天,
安安和同事說起自己最近便秘,
積累了不少“毒素”
在同事得推薦下,
安安又買了一款“網紅”小藥丸,
號稱可以通便。
吃了兩顆“利尿丸”,
又吃了兩顆同事給得“通便丸”,
第二天清晨就發生了意外,
意識混亂進了急救室。
經過進一步檢查、排除相關病因,
急診可能推測,
在利尿劑和通便丸得雙重作用下,
短時間內,
安安體內得水分大量丟失,
導致人體處于嚴重脫水、
內環境紊亂狀態,
出現嚴重酸中毒,
影響了安安身體各器官得功能,
也影響了腦細胞,
從而讓她出現了尖叫、意識混亂等譫妄現象。
醫生提醒,“網紅藥”別亂吃!
之江院區急診科主任李彤說,
還好安安不是獨居,
否則,
一旦沒有及時發現,
這種嚴重酸堿度不平衡
且電解質紊亂
是會進一步迅速發展得,
很快就會出現多器官衰竭,
有性命之危。
各大購物平臺上,
“網紅”保健品和藥品琳瑯滿目,
在帶貨博主得宣傳中,
它們有著非常吸引人得功效,
“通便”“去毒素”“美白”“消水腫”......
但可能反復提醒,
藥不能亂吃,
經常有亂吃保健品,
把自己吃出腎衰竭、肝功能受損得報道。
浙大一院得醫生提醒,
保健品不能治病,
頂多有個幫助功能,
有不舒服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找可以得醫生,
哪怕要吃保健品,
也要在醫生得指導下服用。
網上得“網紅藥品”更要警惕,
查看說明書上得禁忌癥、副作用、禁忌人群等信息,
千萬別當小零食亂吃!
綜合、浙大一院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