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人 |
編輯 |
8月19-20日,由我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汽車之家承辦,以“無界·共生”為主題的2021我國汽車新消費論壇以線上形式成功舉辦。
本屆論壇上,汽車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車企負責人分別針對我國汽車市場發展發表主題演講。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郭守剛在發言中指出:面向“十四五”,汽車產業已經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強化創新驅動,催生消費需求,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協同推進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創新。同時,完善政策措施,促進汽車消費,推動各地取消汽車限購措施,鼓勵地方出臺更多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二級巡視員陳平:新能源汽車消費已向市場驅動加速轉化
陳平在發言時表示,現階段,我國在疫情之下依然保持強大的韌性,而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最為亮眼,上半年累計銷量已達到120.6萬輛,滲透率也由去年的5.4%發展到9.4%。新能源汽車消費已經由過去的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加速轉化。
我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亦功:汽車品牌高端化是創新、品質和設計的突破
劉亦功認為:“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品牌的高端化將是必經之路,也是我國汽車品牌的使命所在。但是汽車品牌的高端化絕不僅僅是產業層面的結構調整或是技術演進,還應該是創新、品質和設計的突破。最重要的有三點,第一是產品和技術的高端化,一定要有比肩全球高端品牌的產品和造車技術;第二是營銷生態的高端化,要做合作共贏的生態圈層,打造全新的出行模式,將品牌文化融入到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是用戶體驗的高端化,要為用戶帶來美好生活與美妙出行的極致體驗。這是一個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
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杰:全球汽車產業正在全面重構
林杰表示:今天的這場汽車革命不是孤立進行的,與她并行的是新能源革命,新一代的移動通信、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革命;這也是一個時代獨有的,跨界融合的發展契機,即信息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與汽車產業密切結合,傳統企業和新興企業加速融合。如今,汽車、交通、信息通信產業邊界更加模糊,跨行業跨領域的融合創新將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新的時代特征。未來的我國汽車產業格局,一定是多方參與 、競爭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驅動全球汽車產業,發生全面重構。
在此次論壇舉辦期間,汽車之家還正式發布了“2021我國汽車消費洞察報告”與“新一代車企競爭力評估分析報告”兩份報告。
前份報告通過10萬消費者樣本和1億用戶行為數據,總結出目前我國汽車消費趨勢與我國汽車市場的八大趨勢。后一份則以用戶價值為核心的新一代車企經營力評估體系,展現了汽車市場,正從過去“產品驅動”逐步轉變為“用戶驅動”的趨勢轉變。
《新一代車企競爭力評估分析報告》:我國乘用車市場迎來二次增長機遇
眼下,幾乎業內所有人都在談變革。從趨勢來看,我國乘用車市場正在迎來第二次增長的機遇,這背后主要得益于消費升級、新能源倍增和互聯智能普及這三大變化。
從數據來看,豪華車的市占率從2015年的6.1%攀升到今年的18.2%,并有望在2025年到達22.4%;新能源車今年銷量有望突破200萬輛,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600萬輛大關;智能互聯的滲透率從2015年的7%躍升至現在的42%,并有望在2025年提升到85%。
這些新數據、新高度都是消費升級、新能源倍增和互聯智能普帶來的新變化,也是我國汽車市場回暖,強勁反彈的動力。
在行業趨勢變化的同時,用戶行為也在發生變革。
最明顯的有3種,首先是認知年輕化,即Z時代人群,也就是1995~2009年出生的人對汽車感興趣,和關注的時間大大提前了。其次是認知場景多樣化,Z時代們熟悉汽車的渠道越來越多,他們也越來越會玩;最后是影響購買渠道的因素,也呈現出多樣化的形態,產品因素的比重大大下降,生態建設包括用戶運營,成為車商們更關心的核心。
同時,汽車市場正由產品驅動轉向用戶驅動,關注點也由僅關注車輛價值,開始向關注車主的全生命周期價值轉變——有數據顯示,與2018年相比,2021年用戶生命周期價值有顯著的增長,而且未來依舊是很大的增長潛力。
尤其是新能源車,在價值度和實現度兩個維度上出現雙增。燃油車的確在實現度上高于新能源車,但總體價值已經出現了下滑。
過去廠商定價主要看新車和售后這兩個環節,但今天大家肯定不只關注這兩塊,許多廠商開始重視軟件服務、車生活消費,用戶的無憂套餐等新興環節。此外,多數車企已經開始企業管理層面的變革,主要集中在產品、價格、渠道、營銷、運營服務、生態運營及用戶運營這七個方面。
在我國新能源市場方面,也是如今新勢力和傳統品牌的交鋒點。造車新勢力派充分體現出了后發優勢,在產品力、價格策略、服務運營質量方面明顯是引領潮流的。但是他們在布局渠道上略顯不足。傳統品牌的新能源板塊則在渠道布局方面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但若想進一步取得突破,則需要轉變思路、勇于破圈 。
我國傳統品牌的新能源板塊,近年來增長速度較快,競爭力也是顯著提升。比如處于頭部的比亞迪等廠商,推出諸如比亞迪漢這樣的車型,其實已具備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從整個整體來看,我國傳統品牌的新能源板塊仍需要在營銷服務、運營質量,還有生態運營等方面補足短板。
對于如何打造新一代車企競爭力?報告總結了三個數字:1套體系+5大管理舉措+1條數據鏈。
1套體系是指構建一套車企的經營力體系;
5大管理舉措是指戰略規劃、組織升級、流程優化、團隊建設和數智建設這五大舉措;
1條數據鏈則是指建立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數據鏈,再將用戶車輛運營數據有機串聯在一起。
《2021我國汽車消費洞察報告》:汽車消費呈現八大趨勢
基于這份收集了10萬個消費者樣本和超過一個億的用戶行為大數據。報告分析和總結了今年汽車消費的八大趨勢。
一:車市觸底復蘇,智能化、電動化加持下邁入新增長階段;
二:產品品質與體驗提升,帶動新能源市場爆發;
三:汽車消費群體持續年輕化;
四:汽車消費“她”力量崛起;
五:品牌格局分化加劇,優勝劣汰提速;
六:我國品牌向上,產品價值持續提升;
七:突圍紅海市場,產品更加多元化、細分化;
八:智能化成為產品競爭的關鍵點。
報告對于消費趨勢,通過市場、用戶、品牌和產品4個維度總結來看:
市場層面:智能化、電動化帶動市場呈現一種新增長,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度高,用戶購買意愿大幅加強。
用戶層面:購車人群不斷年輕化,購買預算高,注重外觀,愛豪車也愛國潮,兩極分化明顯;以及不可忽視的女性力量,她們愛時尚愛生活,更關注駕乘體驗舒適性與安全性。
品牌層面:分化明顯加劇,頭部品牌強者恒強,我國品牌向上趨勢明顯。
產品層面:消費升級開創了產品新藍海,智能座艙及智能輔助駕駛成為市場競爭力的關鍵點。
基于此,報告指出,把握好這次百年難遇的產業變局,從用戶需求出發,不斷優化自身產品及相關規劃,把握好消費趨勢,才能制勝未來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