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東高考招生錄取工作
已落下帷幕
回望剛剛過去的專科錄取情況
可以看到
隨著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推動
高職院校正在
被更多的考生、家長關注和認可
今年專科批次整體的招生特點
有以下“看點”
本科院校的專科專業組
仍是“香餑餑”
南方醫科大學在物理類、歷史類均設一個專科專業組,且只有護理學專業進行專科招生,兩類專業組的投檔最低排位在省內公辦本科院校中位列第一,投檔分都超本科線50分以上。
韶關學院、嘉應學院、韓山師范學院等本科院校的專科批招生情況一如既往備受考生青睞,生源充足,投檔分數線都在本科線以上。
公辦本科院校分數線長期領跑,是因為依托本科教育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此外這些院校辦學歷史悠久,知名度較高。
就南方醫科大學的護理學專業來看,南方系醫院在廣東省內的行業地位較高,專科專業的學生可以享受到較優質的師資教育,而且南方醫科大學有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等直屬的13家醫院,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崗位和機會,學生的就業也更有保障。
所以說,本科線上下的考生在志愿填報時要將專科作為保底,他們一旦未被本科錄取,將進入專科批次競爭名額,這也是優質院校分數線較高的原因之一。
這些公辦高職院校
強者恒強
據統計,省內公辦高職院校專科批次物理類有35個專業組的投檔線超本科線(432分),歷史類有16個專業組的投檔線超本科線(448分)。
剔除三二分段招生,可以看到,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等多個專業組投檔分都較高。
深職院、番職院等為何在考生心目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堅挺地位?
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對于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大,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在“雙高計劃”的持續扶持下,高職院校辦學質量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據《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預計到2025年,全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將接近3000萬人。在政策支撐和人才緊缺的現狀下,“身懷絕技闖天涯”正是對培養一批高標準、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機遇和期許。正如深職院始終將產業行業最新技術標準、崗位需求、發展趨勢,作為人才培養的指南。
還要特別注意到的是,深圳、順德、番禺,都是制造業重鎮,尤其是順德(家電產業重鎮,有美的、格蘭仕、科龍、萬家樂等),因為有產業依托,和企業緊密合作,將產學研充分貫通于整個教學,一來培養了企業所需的技術人才,二來也保障了學生的就業,實現了企業和院校雙贏。
“協同培養”是潛力股
值得關注
“若轉段考核合格,考生可通過3(專科)+2(本科),共5年的就讀,獲得高職畢業證和本科畢業證及學位證”,基于專本科院校三二分段協同培養的優勢,對注重學歷提升的考生來說,報讀這類專業組便于他們“一步到位”讀本科。
經過梳理發現,“強強聯合”的協同培養“實力派”仍然被一搶而光,例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物理類502專業組和歷史類501專業組都是與華南師范大學協同培養,均超本科線50分以上。
但是也有一些辦學質量優異的“潛力股”院校卻面臨缺檔現實。
在物理類協同培養招生方面,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廣東白云學院501專業組的工程造價專業為省重點專業,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廣東科技學院502專業組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現代物理管理專業均為省級品牌專業;
廣州華立職業學院+廣州華立學院504專業組、廣州松田職業學院+廣東白云學院501專業組,所設專業均為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這兩所院校也都是專本同校,就讀后即可同享專本雙份資源。
深挖這類院校的師資、教學、配備等,還是非常值得被考生們關注。
特色顯著的民辦院校
招生取得新突破
在民辦院校中,教學軟硬件實力強、對接產業密切、專業優勢明顯、地處廣深等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院校更受歡迎。
從夏季招生的情況來看,廣州華商職業學院整體表現搶眼,在普通類招生中實現一次性滿檔,僅有少量美術類計劃進行了志愿征集,物理類和歷史類的投檔最低排位均超專科線100分以上,保持著“穩中向好”的趨勢。
剔除三二分段、合作辦學類招生,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在物理和歷史類招生中,依然位列民辦院校最低分數線榜首。
而部分院校的專業組雖然在第一次投檔中最低排位相對靠前,但存在較大缺額,生源情況不理想。考生們在鎖定院校時,投檔最低排位確實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也要綜合投檔比例進行科學抉擇。
此外,一些專本同校的高職院校,憑借其便捷的升學渠道、專本資源共享的環境優勢,在近幾年的招生中也被更多考生關注。
從2021全年招生情況來看,廣州華商職業學院通過春季高考依學考錄取、3+證書高考、夏季高考,累計投出8516個計劃,在全省民辦高職院校中遙遙領先,招生人數位列第一。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廣州松田職業學院也分別有3932名、3003名考生投檔。
廣東職教發展爭創世界一流
近年來,廣東高職院校積極貫徹國家高職擴招政策,全面推行“校企精準對接、精準育人”模式,竭力提升畢業生核心競爭力。
在過去的一年里,廣東高職教育可謂交上了一張“硬核”成績單:
截至2021年年底,廣東共有87所獨立設置高職院校,全日制高職在校生規模為117.8萬人,增幅31.8%;
廣東省高職院校專任教師總數42951人,增幅11.07%;
輸送優秀畢業生27.36萬人,增幅8.96%,其中就業人數24.43萬人,增幅1.20%。
全省本科插班生報考人數為90913人(含三二分段專升本轉段),增幅61.95%。
此前,《教育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 爭創世界一流的實施意見》中也描繪了廣東職教發展的藍圖,將推進職教高端發展,爭創世界一流,積極打造職業教育的新名片、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初步形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深圳模式”。我們期待這樣的“職教樣板”輻射全省,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披荊斬棘,無畏遠方
九月,一起揚帆起航
News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編輯 | 卓佩儀
校對 | 牟元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