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業集團(股票代碼:1638.HK)此前發布的《2019-2020房地產行業白皮書》指出,中國房地產總市值已超過300萬億元,按每年2%的城市更新速率計算,城市更新迎來6萬億元級市場。隨著總市值的不斷增加以及存量轉化率的持續提升,最終市場將迎來10萬億元的大賽道。
2021年8月31日,為加快推動城市更新,北京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城市更新項目分為六大類型,即首都功能核心區平房(院落)申請式退租和保護性修繕、恢復性修建;老舊小區改造;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改造;老舊樓宇與傳統商圈改造升級;低效產業園區“騰籠換鳥”和老舊廠房更新改造;城鎮棚戶區改造。
2021年6月,上海城市更新基金總規模約800億元,為目前全國落地規模最大的城市更新基金。該基金將定向用于投資舊區改造和城市更新項目,促進上海城市功能優化、民生保障、品質提升和風貌保護。上海城市發展已經轉入存量更新為主的發展階段。有關城市更新的政策,也在更早的時候就已制定。2015年5月,上海市政府印發了《上海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辦法提出,為適應城市資源環境緊約束下內涵增長、創新發展的要求,進一步節約集約利用存量土地,實現提升城市功能、激發都市活力、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魅力的目的,上海積極推動城市更新發展、轉型升級。
設立城市更新基金,廣州走在上海前面。早在2017年7月10日,總規模為2000億元的城市更新基金就已經在廣州正式成立并運營。
對核心城市的城市更新與存量市場來說,有這樣一只數百億元級的城市更新基金,相應的就能減少舊改企業的資金壓力,保障項目推進,乃至縮短開發周期。政府帶頭,國企、民企共同進場,為城市更新市場營造一個多方共贏的局面。
2021年8月25日,佳兆業集團發布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2021年上半年,面對“三道紅線、兩類上限、兩集中”等房地產調控政策帶來的新困難、新挑戰,佳兆業精細運營、審慎經營,充分發揮城市更新的核心競爭優勢,圍繞“降負債、提利潤”積極優化財務盤面,實現收入利潤均衡增長,發展質量顯著提升。集團銷售業績表現亮眼,前6個月合約銷售額638.5億元,同比增長77.2%;銷售面積380.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9.6%。
2201年上半年,佳兆業城市更新項目新增轉化可售面積約112.5萬平方米,新增貨值約727億元,轉化貨值已超2020年全年,轉化效率明顯提升。下半年預計還將轉化155.2萬平方米,對應貨值超742.1億元,預計全年轉化貨值較2020年將翻倍增長。隨著集中供地政策的實施,招拍掛市場競爭加劇,通過城市更新轉化供地,已成為佳兆業又一核心競爭力。
2021年上半年,佳兆業新拓城市更新項目15個,新增占地面積約363萬平方米。其中,近期獲取的深圳坂田五和樞紐項目、東莞南城勝和社區等項目體量大、地段好、能級高,充分顯示出市場對佳兆業城市更新運營優勢的廣泛認可,競爭優勢持續擴大。
截至2021年6月30日,佳兆業擁有213個城市更新項目,占地面積超5370萬平方米,按貨值計算,深圳、廣州兩地占比73%。未來,佳兆業繼續保持大灣區領先地位,加速城市更新模式的全國復制,發揮獨有的核心競爭優勢,提升轉化效率,不斷釋放價值,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安信證券研報,房企2020年中報披露數據顯示,TOP50房企中7成涉及城市更新業務。京津冀、粵系房企參與比例較高,分別為85.7%、80.0%。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TOP100房企中有47%房企涉足城市更新業務。
為了保護和更新國家歷史名城西安的存量市場,通過舊城改造與升級減少大拆大建,早在2017年初,西安西騰產業運營有限公司(簡稱:西騰產業)就已經在西安組建團隊并積極投資城市更新項目,并與多家投資機構、房地產企業、龍頭企業一起探索設立各類城市更新基金,用以推動城市空間轉型與產業升級相結合,專注城市核心區存量酒店、公寓、老舊廠房、老舊辦公樓、爛尾樓等轉型升級,依托自有項目團隊為業主方提供項目咨詢、考察交流、項目定位、項目策劃、城市更新投資、產業鏈運營、各類廠房改造、園區招商運營、物業管理與服務、入駐企業產業基金投資等等。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的偉大復興之路勢不可擋。中央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將促進行業更加規范、更加平穩、更加健康。西騰產業堅決支持并積極貫徹相關調控政策要求,將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提升運營效率 ,聚焦產業地產板塊中城市更新領域,通過精細化運營服務提升利潤和效益,推動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