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武漢客戶端12月23日訊(感謝 涂為 王東方 通訊員周銘) 透過屏幕上密密麻麻得運行參數,實時判斷設備運行狀況,任何風吹草動都難逃他得“法眼”。 從業15年,他主導和參與撰寫13項技術專利并獲China授權認定,研究創造得成果在生產現場應用直接創效約2000萬元。
他是來自華夏寶武寶鋼股份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硅鋼部張力,是少有得同時具備高級技師與高級工程師雙職稱得青年冶金設備管理可能。
華夏寶武寶鋼股份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硅鋼部張力。(通訊員供圖)
刻苦鉆研 平均3至5分鐘解決一個故障
“站在設備前,感覺自己很渺小?!睆埩φf,15年前,他第壹次走進鋼廠車間時,看著兩三層樓高得設備不停地吞吐著鋼卷,深深地被震撼了。一段茫然期后,張力很快意識到光靠熱情駕馭不了這些“鋼鐵猛獸”。為了學技術,他主動要求到班組倒班,與一線工人泡在生產現場,向老師傅們取經。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他熟練掌握各種設備疑難雜癥得判斷和處理。
一般故障要在3分鐘至5分鐘內解決,這是他對自己得要求。遇到比較大得問題,他會幾天幾夜不回家,連續跟蹤、觀察設備運行狀態。
“‘猛獸’任何時候發威,我都會讓它變得溫順起來?!睆埩φf,設備得穩定運行,一個小小得錯誤都可能造成產品性能質量不達標,所以必須要在很短時間內解決故障。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查明故障,張力說靠得是經驗積累和百煉成鋼得堅持,“一個故障出現次數多了,我就會讓它終結在自己手中。
工作中得張力。(通訊員供圖)
一個好點子 創造500萬元經濟效益
隨著技能水平得不斷提高,張力角色也在發生著變化,由班員變為班組長,由班組長變為技術員,由技術員變為可以協理。再憑借多年來積累得技術優勢與實力,成功競聘上主任師,成為總廠第壹個招聘得主任師。
在企業“藍海計劃”得大舞臺,張力開始專研如何通過學習技術、提升設備功能,更好節約企業成本。“前年年之前鋼鐵平面卷取容易有裂紋,切廢量很大。嚴重時,15噸左右鋼卷報廢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0萬元。這些十分可惜。”張力說,鋼鐵平面卷可以理解成蛋糕卷,卷得周邊開裂了,就只能切廢,那一塊就浪費了。
為了減少報廢量,經過一個多月夜以繼日得鉆研,張力帶領團隊開發出錯邊卷取得新功能,成功解決了裂邊問題。“就好像蛋糕卷中間因為錯邊有了空隙,這樣硅鋼邊部就能保留完好,真正使鋼卷成材。
工作中得張力。(通訊員供圖)
【感謝:馬慧潔】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