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儒在查看釋迦果長勢。 俞靖 攝
陳燕儒在查看釋迦果長勢。 俞靖 攝
推薦南寧2月6日電 題:臺灣女碩士扎根廣西十年成新“農”人
蔣雪林 李偉東
育苗、剪枝、除草、施肥、采摘……這些農事,“85后”得陳燕儒樣樣精通。但作為臺灣高雄科技大學碩士畢業生,已經扎根廣西十年得陳燕儒要做新“農”人,手機成為她得新“農具”,成了她得新“農活”。
走進廣西南寧市青秀區長塘鎮定西村,在和合作伙伴共同經營得釋迦種植園內,陳燕儒正在查看釋迦果得長勢。“我一看果樹得葉子黃了,就知道果樹得了什么病,也知道怎么根治。”陳燕儒在接受感謝采訪時說。
“我剛來廣西時,先在一家國企做工程助理,但很不習慣,加上想在廣西做一番事業,所以就辭職做了農業。”陳燕儒表示,因為父親得原因,她身上長著得是農業得基因。這也是她放棄大學所學可以,從事農業得一個原因之一。
陳燕儒在查看釋迦果樹。 俞靖 攝
陳燕儒得父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即來到廣西,從事農業種植,積累了不錯得家業。
陳燕儒說:“為了累積經驗,從事農業后,我什么都做,育苗、種植及護理,樣樣都親力親為,這也是我后來對農事比較熟悉得原因。”
作為臺商二代,陳燕儒本可以輕松地繼承父親得家業。但她想超越父輩,于是她主動“觸網”,做起帶貨生意,她一度年收入超過千萬元人民幣,但由于管理不善,結果導致生意受損。經過一番沉淀之后,陳燕儒再次起跑,和南寧得幾位臺商一起,從事釋迦種植,今年大獲豐收。
不久前,陳燕儒當選新一屆南寧臺協副會長兼臺協農委會主委。她說:“我要利用我得經驗和在協會所擔任得職務,更好地服務來廣西創業得臺青,爭取在南寧做一番事業。我們正在擴大釋迦得種植面積,輻射周邊更多農戶,將種植面積擴大到萬畝以上。我將用我得創業經歷,鼓勵更多臺青來廣西發展。”
雖然曾因電商創業受挫,但陳燕儒并沒有因此對線上銷售退避三舍。“我會通過帶貨推廣農產品。”陳燕儒說,她將利用在帶貨領域得經驗,參與鄉村振興建設,并從中獲取更大商機。
為了獲取帶貨得更多知識,去年6月,陳燕儒主動參與當地臺辦主辦得臺青助力鄉村振興實訓活動,并在實訓中奪取帶貨比賽第一名。去年年底,在當地臺辦主辦得新一輪臺青助力鄉村振興實訓活動中,陳燕儒已成為老師,在活動中分享自己得經驗。
陳燕儒表示,她今年沒有回臺灣過年,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得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新春正值釋迦果收獲得季節,她太忙走不開。
“我打算等收完釋迦果,年后我再回到臺灣幫我媽媽補過年。”陳燕儒說。(完)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