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獨特的山西雜糧、芳香四溢的瓜果梨桃、聲名遠揚的品牌農產品、設計精妙的現代農機……9月23日,漫步第七屆華夏(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帶著泥土芬芳和漂亮顏值的特色農產品,讓前來參會的客商紛紛駐足。3萬平方米、12個展區集中展示了我省的農業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每一個展位都是一幅“特”“優”農業圖景,講述著我省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壯大的精彩故事。
近年來,我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力補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深入實施“特”“優”戰略,做實做強三大省級戰略,做大做優十大產業集群,建立特色現代種養基地,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推進產業深度融合和農業全產業鏈開發,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勢頭強勁。
高位推動有機旱作農業。我省出臺有機旱作農業發展三年實施意見,每年制訂行動計劃,每年召開現場觀摩會推進,各市縣均成立了相應的有機旱作農業發展領導小組,把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列入鄉村振興專項資金予以支持。攜帶自己研發新產品參會的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農業經濟管理學院研究員、省農村可以技術協會理事長姚建民欣喜地對記者說:“這幾年,生物降解滲水地膜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得到快速推廣,利用先進農業技術發展有機旱作農業的廣泛共識在全省已經形成。”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抓實高標準農田建設。2019年—2021年,我省分階段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2019年231萬畝完成建設,正在驗收;2020年309萬畝,完成建設247萬畝;2021年280萬畝,正在立項審批。全面完成建設后的高標準農田將實現生產條件改善、地力水平提升、增產效益明顯的目標。
農業機械化作業再上新臺階。我省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農業機械化呈現出裝備高端化智能化、作業全程化、技術全面化、服務社會化4個特點,有力推進了我省農業的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
“特”“優”農產品品牌成色更足。我省高度重視農業品牌建設工作,實施“品牌立農”“品牌強農”的發展理念,評選了山西小米、山西陳醋、山西馬鈴薯等12個省級區域公用品牌,運城蘋果、大同黃花、隰縣玉露香梨等33個市級區域公用品牌,打出了一個個品牌建設“組合拳”,在華夏叫響一批批“晉字號”農業品牌。在博覽會現場,臨汾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若農介紹,從2019年5月開始,全市積極落實“山西玉露香梨”品牌建設實施方案,玉露香梨已從一個縣域的農產品榮登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成為山西省眾多農產品中的品牌標桿。
太原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