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選擇,有人在等待,但機會永遠留給奔跑在一線的家電人。對于家電產業接下來的市場競爭和企業經營等問題,沒有什么新方法、好方法,只有笨辦法、苦方法:到一線市場上去,到用戶扎堆的地方去!走出去,一片廣闊。
華辛||撰稿
當前,家電市場的困難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說不清楚,但知道答案的人又不愿意說明白。
問了身邊一圈家電企業,他們中不少人表示:都很懵圈,就是不知道今年上半年家電市場到底是怎么了,原本以為“后疫情時代”市場反彈肯定有,但現實困難就是賣不動貨?
顯然,并不是家電企業們不清楚,因為大量的家電經銷商早就反饋過一線市場上的問題:消費者的購買力不弱,但購買的熱情度不高。除了外部市場和經濟環境的影響,的確有一部分用戶是不敢輕易消費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讓他們產生“必須消費、馬上消費”的那股心頭一熱和驚喜感的好產品、好服務。
在家電圈看來,身處家電產業,不同人有不同的苦,工廠難、商家難,其實很多家庭也很難。具體來看,從家電企業的角度來看,難題就一個:調結構、增利潤、謀前景。當前很多的低端機,雖然還能出貨,但不賺錢,沒利潤。就算賣上百萬臺、千萬臺,也解決不了當前企業發展的難題。調結構的關鍵,就是要有更多高質量、高利潤的產品比重提上去。
從市場零售商的角度來看,同樣面臨的問題或難點也只有一個:用戶還是那么多,就是大量家庭一是不敢輕易消費,二是沒有欲望不愿意多消費。即便是以舊換新,現在很多存量家庭的態度就是,新產品也就那樣,用壞了不能修時再換吧。反而是一些增量用戶,特別是年輕一代、品質一代的用戶,首次購買家電反而選擇有特色、有技術、有賣點的好產品,而不是價格低的便宜貨。
無論是家電企業,還是家電零售商,當前大家所面臨的問題只有一個:用戶購買能力存在而且很強,但受到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和沖擊后,目前普遍缺乏購買的新欲望、大欲望和強欲望。所以,解決家電廠商挑戰和困難的關鍵點,其實目標很明確,就是激活用戶需求、激發消費欲望。
解決困難的手段和方法,說起來,在家電圈看來:很清晰,也很簡單。就是直面用戶,直擊用戶需求。用戶在哪里,企業的市場營銷、產品體驗和服務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用戶想什么,廠商的產品和服務就要提供上;用戶最不喜歡什么,廠商就應該避免去刺激。最終,沒有什么高招、花招,就是實打實與用戶不斷發生關系,產生感情,形成信任度。
這對所有廠商在一線市場上面向用戶的營銷團隊、服務團隊的精準化推廣力、執行力,以及服務力等,均提出比較高的要求。首先,無論零售渠道的下沉再下沉,直接進入用戶家中;還是營銷內容的細致再細致,實現一家一促銷政策,本質上都需要團隊去執行和落地;說白了,不只是要去干,而且要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去“好好干、認真干、仔細干”。直接說,所有廠商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營銷方法、營銷模式和營銷手段,更好地貼近用戶。
其次,當前市場問題跟過去相比確實復雜,但是也有利好的,就是消費購買能力與5年前、10年前相比,已經產生顯著性地提升和增長。所以,只要有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好的體驗,一定會打通用戶的需求。接下來,眾多廠商不用再去擔心購買力問題,而是要找到激活用戶的欲望和契機。市場的問題,最終還是要通過一線市場的競爭來解決和發展。
再者,說再多的大道理,都不如每周抽出幾天時間投身于一線市場。對于廠商來說,特別是各級各部門的經理、主管、負責人,必須要帶頭去一線,通過搞“一對一定點”、“包干分區域”的方式,讓公司的每個領導成為一線市場上的沖鋒隊和先鋒軍。不管是進入社區,還是農村,都必須要身先士卒,敢于承擔責任,更要為市場上的所有員工和商業合作伙伴起到明確的引爆信號!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